知行合一四字至少包涵五层含义:
一是知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譬如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二是不知不行,譬如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又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
三是不行不知,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知是未知。譬如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 又如路途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途之险夷者耶?
四是知易行艰, 譬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会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知弟。
五是知行合一,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譬如若着实做学问思辩的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辩矣。若谓学问思辩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先去学问思辩得?行时又如何去得做学问思辩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