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日记 如何选择创业方向
选择创业方向,有这么几种判断方法,供你参考:
1. 颠覆性的技术或产品
如果你拥有了一个颠覆性或者是革命性的技术或者是产品,这简直是理想的创业方向,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个机会几乎为零。
比如说你和你兄弟是在高校搞科研的,本来就领一份工资搞科研,搞着搞着突然憋了一个大招,出来了一个非常革命和颠覆性的东西,比如世界本来只有火车汽车,你们哥俩在高校里突然憋出一个飞机,或者你们自己不是搞科研的,但是发现你们的朋友里有高校搞科研的,并且已经憋了一个大招,这个招特别有价值,但你这个朋友对它的商业性一无所知,所以就等你把他骗出来一起创业了。这一类的事情不是不会发生,但从概率上,它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真的撞上了这么一个,那就是祖宗积德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的。
2. 发现一个小的蓝海,在细分市场做出新品类
你发现了一片蓝海,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的重大机会,这是比较好的创业项目。比如说你发现滴滴已经搞定了中国人坐出租车的城市出行,但是下楼去兰州拉面馆吃碗面的那几百米还没有人管,你发现了这个,别人也发现了这个,而且别人还想到了,做了一个共享单车,于是这个东西就火起来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
如果你研究这些创业项目研究多了,你会非常深切地认同一点,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多。这个可能很多人不爱听,它不符合我们成长时候吸收的那种心灵鸡汤,你只要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回报,或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是在现实世界里你会发现,选择常常都比努力重要的多。
其实不光是创业,人一生都是这样的。比如说你做商业选对了项目,做一个空气净化器,拉十几个人辛苦一年,可能就能赚到几千万到一个亿。但是你选错了项目,比如说你糊涂,非要做手机,拉着六七百个人辛苦了四五年,可能还在赔钱。再比如说选老婆,你选对了老婆,两口子几十年高高兴兴的什么事都没有,选错了老婆,要各种小心翼翼地经营、维护一个婚姻,你小心翼翼地做了这些事情,最后效果也不怎么样。所以选择要比努力重要的多,尤其到了商业领域里,一定要记得这个。
当然选对了之后,肯定也是要努力执行出来的。很多人都想找到一个牛逼的点子,然后创业,但是单纯的点子是一文钱都不值的。无论你有一个自己觉得多牛逼、多绝妙的点子,如果你接触的聪明人足够多,你就会发现别人也有差不多的想法,而且常常比你想的还要早。所以单纯的点子是不值钱的,一旦想到了一个好的点子,马上就要把它执行出来,效率很重要。
发现一片特别大的蓝海需要聪明、敏锐的观察力,而多数人发现的所谓蓝海,其实是意淫出来的假蓝海、伪需求。那么多人都在创业,怎么可能留有大量被忽视的领域等着你呢?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从概率上比较可能、比较务实一点的情况是发现一个小的蓝海,在这个小的细分市场上做出一个新的品类,做出一点成绩来。运气好的话,成绩也不会太小。
举个例子,比如说白色家电,如果智能化这一轮做出点什么,真正能帮助用户解决痛点的东西,还有一点机会,否则白色家电整体上已经尘埃落定、没机会了。但是,有没有可能从里面发现一个新的需求,做出一个新的品类呢?
这是有可能的。比如说牛奶老出事,买回来的成品豆浆质量太差,很难喝。于是有人就花了大力气去弄出一个好用的豆浆机来,这个豆浆机可能不需要你从零开始发明,你把传统上难用的、笨重的、糟糕的、复杂的豆浆机,调整成简单易用的傻瓜式的好产品,然后营销上对消费者连教育带引导,通过这个方式让本来是百分之几的消费牛奶的消费者,现在改去喝家庭自制的豆浆。如果这个运作好了,也能弄出一个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市值的公司来,中国就有这种现成的例子。
当然,引导消费者去追随你要做的新品类的时候,也要看看他们可能被引导过去的基础条件是不是具备。比如说在中国,喝豆浆本来就有群众基础,再加上牛奶出事,所以你引导他们去喝豆浆,这个是成立的,但如果你去美国卖豆浆机,教育美国的消费者喝豆浆,这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可能。就算有可能,可能需要你一辈子的时间。再比如中医说的“上火”这个概念,在中国也是很有群众技术的,相信凉茶能去除上火也是有群众基础的,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样的广告再烧几个亿打广告,也是很难的。
这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说发现一片蓝海。第一种情况是革命颠覆,这对绝大多数人是可遇不可求的。第二种,大的蓝海在创业热潮的时期机会不多,但中不溜的、小一点的蓝海,如果仔细去挖掘,是有可能找到的。如果找到这样一个东西,第一个或者第一批杀进去,尽快弄出几个好产品、好企业、好品牌来,是有望产生一个几十亿市值的公司的。
3. 找到一个供给不足的增长行业
这是绝大多数平庸的人的选择,某个行业在增长,已经有了一些市场供给,但是供给不足,或者是可能供给不足,这种情况是多数人创业时候的常见选择。因为从选择项目的角度来讲,它是比较务实和难度相对低的,但相应的代价就是你执行起来难度非常高。
实际上,所有人都观察到某个行业还在增长,也观察到很多人才投入到这个行业,还观察到这个领域里已经出现了一两个隐隐的、未来可能形成垄断势头的公司,同时也观察到格局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又觉得就算尘埃落定,这个行业也足够大,很可能允许前四家甚至前五家都能活好,然后又觉得自己可能会比走在前面两三年的那些公司做的更好或者是更快,于是就投身进去了,这是绝大多数人选择创业项目的方式。
如果投身的是这样一个领域,就不要指望能非常快速的成事,这个创业过程一定是一个疲劳的、艰难的、缓慢的过程,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对时间周期的预期严重误判,会走的格外辛苦,就是这样。
所以整体上要创业的话,第一革命颠覆,不太现实,第二,大的蓝海没找到,找到一个小的蓝海,那说明你在项目选择上,如果没看走眼的话,还是比较聪明、有优势的。最惨的就是第三种,某个行业还在增长,你也没有发现什么蓝海,只是觉得这个行业的增长势头还没有完,可能跟着能分一杯羹,这个相对是最困难的。
4. 为了实现自己长久的梦想
还有比第三种更糟糕的就是第四种,为了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比如说从小想做一个像博朗电器这样的产品型企业,想做索尼这样的企业,想做苹果这样的企业,然后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博朗兄弟、盛田昭夫、乔布斯这样的伟大的明星企业家。
长久以来怀有这样的梦想,于是有一天创业,就靠着这个梦想的支撑选择了项目往下走。一般说来,如果你单独是由梦想构成的选择,是刚才讲过的几种创业项目选择里最不可取的。
特别是在一个没有颠覆、没有蓝海,并且已经挤满了各种公司,行业还已经不怎么增长了的情况下,还去做这样的选择,这是最糟糕的。很多不靠谱的文青创业都是这样的。比如说不管市面上有多少家实木家具公司,也不管实木家具是不是好生意,也不管实木家具的实际需求有多大,也不管实木家具的成本有多高,利润和规模有多难做,全部统统不管,老子就是要做心爱的实木家具。为什么呢,因为老子是一个不靠谱的文青。这是最糟糕的选择。再比如说,不管市面上有多少家手机公司,也不管手机行业的入门门槛有多高,更不管手机行业是否还在增长,也不管手机行业的利润有多微薄,不管手机行业的供应链有多复杂和多看重规模,这些统统不管,老子就是要做自己心爱的手机,从整体上、从统计上、从理性上,这种都是最不可取的创业项目选择。
你可能有点听糊涂了,我为什么做手机。锤子科技如果不是为了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长远规划,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我们早就转型去做其他产品了。但是我们没有转型,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意识到刚才说的那些弊端和困难,而是说因为我们有我们的规划,所以即使在那些困难都要面对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继续做手机。只不过我们也启动了同时做一些其他的东西,把一部分团队放在做手机上,或者说主力团队放在做手机上,其他的项目也会陆续启动。
总之,刚才提到的四种创业项目的选择方式里,最糟糕的就是那种不管不顾现状、不考虑整体形势、不考虑成长性、不考虑整个行业的现状,就想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严重不提倡的。除非你是那个谁的儿子,有花不完的钱,你爹允许你烧,烧他几十个亿都没有问题,否则正常人创业是不应该用这种方式的。
北大经济学课
第002讲丨马粪争夺案
每当我们在讲公正的时候,背后的含义是说,它是符合效率的。只有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只有那些让社会能够存活下来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也就是说,效率决定了公平,这就回到了我们在开头提到的问题。
当别人在讨论到底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的时候,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明白,其实在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它们两者是一体的。
清华管理学课 宁向东
002讲:资源关系|到底什么是“局”
“ 局 ” 就是你身边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与关系。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管理学概念,叫做“资源”。什么是“资源”?人是资源,物是资源,名声也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总之,你身边的一切其实都是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都和你有关系。
破局 ” ,本质上就是调整资源的性质,正的变成负的,负的变成正的,然后变换资源和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让自己能够走得通。
三种“破局”的思路
第一种,就是寻找那些先前没有进入你视野的资源,我把它叫做“无关资源”,然后通过正负资源和无关资源的整合、加减,就可以完成对负资源的转化,给自己找到路。如脱不花的经典案例。
第二种破局思路,就是对 “ 资源 ” 进行重新定义,找到新的出路。
第三种破局的思路,就是要重新定义自我,敢于把自己碎掉。
刘润五分钟商学院
002丨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概念: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们称之为叫做沉没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
运用:场景
场景1:买衣服讨价还价
买衣服时,在店里反复挑选,反复试穿,不停地跟店员沟通。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可能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场景2:跟客户收定金
很多商业机构,在客户稍微有一点购买欲时,就会想方设法收客户一点点定金,可能1万元的东西只收500块定金。当客户回到家里,购买的冲动消失,为了不损失500元的定金,很有可能就会购买你的商品。
场景3: 举办盛大婚礼
两个人结婚,举办隆重盛大的婚礼,投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婚后,如果闹别扭想要分手,很可能会觉得再办一次婚礼太麻烦,就不分手了。
小结:认识沉没成本
第一,我们要认清沉没成本其实没有好坏的区别,你可以把它叫做既定成本,或者是已经发生的花费。
第二,因为这种心态的顽固性,有目的性地制造对方的沉没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但是,最后我们还是要反过来说,你如果真的能够克服这种沉没成本所带来的心理偏见,不被这种情绪所左右,将有可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商业判断。
超级个体
1-2 未来哪些能力会越来越增值?
一个问题
在这样一个新的职业世界里面,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能力呢?
一个观点
机器变得这么厉害,那人该怎么办呢?
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这本书里,提到一个观点: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有6种能力是非常稀缺且重要的。分别是:
设计感、共情能力、讲故事、整合、娱乐感、意义感
设计感和讲故事——产生影响力;
共情能力、整合能力和好玩——提高竞争力;
意义感——自我驱动和领导他人;
所以当有人将这6种东西整合到一起——通俗点说,就是一个人会讲故事、能跨界、理解人心、有品位、既好玩,又活得有点追求——他将是一个极其强大的人。
一个策略
在一个机器越来越强的年代,什么样的能力是最厉害的呢?
能够跟机器协作的人的能力。
一个小结
我们今天讲到了未来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的6种能力:用来影响的设计感和讲故事,用来做产品的共情能力,跨界能力以及玩乐的能力,用来自己驱动自己和他人的意义感的能力。
在这个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应感到恐惧,而且应该感到快乐,因为我们可以跟电脑合作,成为一个人马合一、人枪合一、人电脑合一的新物种,这样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超级个体。
今日精进
你是哪个行业的?近两年来,技术和互联网对于你们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在你看来,有哪些行业、职业或者工种正在慢慢消退,哪些正在变得越来越值钱?为什么?
设计感、共情能力、讲故事、整合、娱乐感、意义感,这些能力在你的行业领域内有什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