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和喧嚣总是相对而言。诚然,我们每个人落地都伴随着“哇哇”的啼哭声,父母欣慰的笑声。我们每个人的离去也都伴随着来着至亲、好友的哀悼声和悲泣声。
而婴儿的啼哭随着胃部的饱腹感而停止,人们的悲痛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治愈。在这以后,便是长久的沉默。
或许,人非生而就沉默。王小波在被父亲训斥后懂得要将好事藏起来,不外露,因而变得沉默起来。就如小孩总是乐于分享,初识新奇的世界,急于将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成就告诉父母及周围人。起初因照顾小朋友的好奇心,会认真,耐心听其词不达意,断断续续的叙述,时而应和几句。但时间一长就疲于应对,便敷衍了事。小朋友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甚至认为自己不受人喜欢,便逐渐隐藏,逐渐长大,逐渐趋于沉默。
“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而这些人,就被称为“沉默的大多数”。
之所以说沉默是相对而言,因为沉默并不代表一个人不说话,只能说明他说的话也许并无实际意义。所谓此处的实际意义,我理解为在某件事中,对该事的看法或评论。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在此刻便选择了沉默。如引段,有些人沉默是因为自知力量薄弱,身份卑贱,即使说了也无人理会,便干脆选择了沉默。还有的人,或许是不想自找麻烦,亦或是不屑,便也就选择了沉默。
那么反之,我们就可推知那些“不沉默”,乐于表达的便是“激进”?“狂热”?急于表现自己的人?当然只是猜疑。这类人,毕竟在少数。
人非生而沉默,而让人沉默的是无法抵抗的不合理的体质,生而不平等,尊卑有序的永恒的“真理”。一切的反抗,一切的宣泄在还未发出时便被认为地烙下了“徒劳”二字,因而,他们选择沉默,因而,大多数选择沉默。
王小波叙述自己曾经因为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而选择沉默,但凭着一种特殊的社会责任感——替弱势群体发声,他改变了自己。与其说他挤进了自己曾经厌恶的话语圈子,不如说他从沉默的大多数这个弱势群体中跳出来,通过话语审视自己,审视这个已经分崩离析的话语圈。
从怀疑话语而变得沉默,因责任感跳出沉默,这是王小波在话语圈内外纠结的一生。而或许更多人没有改变的理由,难以跳出沉默,而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诚然,沉默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如鲁迅先生所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但我认为,人既然不是生来沉默,就有又何必将自己锢在沉默之内?或许言语不被重视,说了也可能无济于事,但较沉默的人而言,敢说就多了一个机会,不妄想改变世界,权当锻炼口才又有无不可?不过让已经喧嚣的社会更嘈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