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师徒年龄问题这样的题目要到初中才会讲解,华英龙老师为什么把其放在了六年级呢?这节课要教的是什么?仅仅是如何解这道题嘛?华英龙老师想教的是方法?不,是找到方法的方法。并且在其中让学生经历遇到难题,束手无策,“投石问路”柳暗花明的过以及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发现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在开始上课之前,华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小问题,怎样去评判一个学生上课表现最好?进步最大的同学便显得最好。(给学生心理暗示)
首先在课堂单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每个字写多大呢?大约是1平方厘米。(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
将问题抛出,3分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不与其他人商议)
师:“有答案的请举手,两位,给他们掌声。”并约定憋着不说出来。
“有科学研究表明,能憋着不说的人能成功,因为他们知道学习不是一两个人的表演秀。这节课达到的目标是上课时所有人都在热烈的思考,下课时全班同学都可以量力学会解决问题方法,这节课我不告诉你们答案,而是你们自己想出来,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
“刚才你看到这道题目时,你碰到了什么难题?”
生:“师父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几岁?”
“没有找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读不懂题目怎么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问题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
生:“现在的”
师:“那还有过去的,将来的量看上去简单,其实六个量,当读懂了题目我们就一起进入时光隧道,过去现在将来就可以自由穿越。”
师:“5与71等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了祖传秘方,你自己就能知道数量之间的关系”
“投石问路,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生:“扔一下石头,正面走这条路,反面走这条路”
“做一件事情先去试探。”
师:“意思对不对啊?,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
“那今天的这道题要如何去投呢?”
“假设现在的师父32岁,那现在的徒弟22岁,那过去的徒弟12岁。”
“这中间有什么不变的量?”
生:“年龄差”
师:“当徒弟到现在的师傅的年龄时,师父多大?”
生:“42"
师:"为什么是42岁呢?”
“那5和71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又有4个同学知道了,憋着不说。”
“现在我们自己投一次石子,再投一次石子。我相信投几次以后你们就能自己找出数量关系。现在你们自己来写。”
“现在拿着单子下座位找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交流投石是否符合题意”(只交流)
学生上台板书,口述举例,当小老师。(年龄差不变)
指着黑板上的投石问路,让学生自主发现过徒和现师的关系。请学生当小老师说自己发现的成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展示学生的答案
生1:(71-5)÷(1+1+1)=22(岁),徒:22+5=27(岁),师:71-22=49(岁)
生2:解:设相差x岁。5+3x=71,x=22,徒:22+5=27(岁),师:71-22=49(岁)
生3,生4等11个同学的做题过程。
师:“英雄所见略同。你们都是自己想的,你们做到了是不是?我的祖传秘方好不好?”
生:“好。”
师:“刚开始会做,现在也会做的同学,你学到了什么?”
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回答“我是一个笨小孩吗?”
“投石问路的方法笨吗?”
“笨。”
“笨的方法最有效”,“题试三遍必有回响”
“肯下本功夫,才有真功夫”
“别怕错!错的好!错着错着就对了。我们从错误中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
“这节课谁进步最大?”(让学生反思自己这节课收获到什么)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华罗庚
【我学到了】
听了这节课,我意识到了首先要激发学生“做”起来的兴趣,然后有思的导引和伴随,顺理成章的看清现象背后的本质,形成良性循环。这节课时是讲找到解决难题方法的方法,投石问路。在整个过程中华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不仅让一开始就会的同学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一开始不会的同学也自己学会了方法,解决了题目。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脸上洋溢着他们的幸福,我想这应该这节课的最大的肯定吧!我们应该在设计课堂时问自己,这节课我们想教什么?学生的认知在哪里?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