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学校组织大家去春游。同学们买好吃的喝的,准备游玩项目,打算好好玩一玩。
腾小追却有点反常,不像往年那么兴奋了。他在想,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春天里是不是也出去游玩?他们会去哪里?怎么玩?
他打开手机,发现有“孔子观水”“孔子登山”的条目,估计是和玩有关。他点了一下“孔子观水”,嗖的一声被吸入手机,手机化身飞船,载着他来到了鲁国的泗水河边。
天空薄雾蒙蒙,大地杨柳如烟。
正值桃花汛,泗水河激流澎湃,水声哗哗,仿佛奔跑着向下流去。
腾小追远远看到了夫子的身影。他伫立岸边,面对川流,好像在沉思。微风不时吹起他的袍袖和衣摆。
一条大河,一个智者,幽深、辽阔的天地,构成了颇为动人、富有诗意的画面。
远处,弟子们有的在嬉戏打闹,有的在采摘花草,有的在弹琴唱歌,尽情地享受着春天带给他们的欢乐,谁也没有注意他们的老师。
腾小追慢慢走近夫子,不敢打扰他,只是静静地观察着。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也注意到这边的情况,逐渐地聚拢过来。
夫子看看大家,又看看河水,发出了深沉的感叹,那感叹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大家: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夫子的感叹把弟子们带入了沉思。他们凝望川流,回味着、体会着……
“河水竟能如此流逝!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片刻止息,这是一种多么顽强和持久的力量啊!”子贡看着奔腾而去的河水,内心受到触动,好像已经进入了夫子的情境之中,“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奔流,又会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子贡发现自己太过投入,不好意思地冲夫子笑笑,“听了先生的感叹,我突然有了某种共鸣……”
“赐啊,看来你也深受触动啊。”夫子循循善诱地说,“川流奔腾向前,一刻也不停息,给我们很多启发呀……”
冉有想了想,说道:“我懂了,夫子,我们应该把求学问道作为毕生的事业,时时省察,自强不息,像川流那样没有毫厘的间断,永远充盈生命的力量!”
“求从这川流之中悟出了君子之道,”夫子赞赏地说,“《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运化、河川奔流给我们以同样的启发。这奔腾不息的河水不也是君子吗?”
小追听着大家的讨论,不时地看看奔腾的河水,认真地思索着,好像要努力跟上大家讨论的节奏。他有时像有所得,有时又像有疑惑,轻轻地摇摇头。
夫子见状,问道:“小追,你的感受如何?”
“我觉得子贡和冉有说得非常好,从河水中悟出了自强不息的道理,可是……”小追犹豫着,“我怎么觉得夫子的感叹中好像还有别的意思……”
“嗯,不错,小追,你说说看!”
小追挠挠头,有点为难地说:“可我又说不出那是什么!”
颜回迟疑地说:“我也和小追有一样的感受……”
“回,那你来说说。”夫子鼓励颜回。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理解是一种感伤: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对,我说的那个意思和这差不多!”腾小追好像找到了知音。
“嗯,不错,回,你继续说下去!”
“这里面有时光一去不返、年华不再的慨叹,也有功业未成、仁道不兴的忧虑……”颜回继续说道。
冉有接过话头说:“是感伤,也是激励和自勉啊。正是意识到时不我待、年华不再,所以才要自强不息,发愤忘食,学道不倦。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啊!”
“没想到夫子一句话包含了这么多内容!”小追不由赞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路重复着,从河水里收回目光,转向夫子,“先生,还有别的含义吗?”
夫子看着子路,有些神秘地说:“你说呢?你觉得有,它就有……每个人临水观澜,都会有所触动。我只是开了个头,大家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去阐发和升华。如果我们平时都能这样,注意观察,时时用心,就会悟出更多的道理。”
子路回味着夫子的话,犹疑地说:“我确实感觉到其中还有未尽之意,可我又把握不住……多么深沉、丰富的感悟啊!”
子贡想起来,夫子外出的时候,逢水必观,往往在水边徘徊很久,感慨良多,就趁这个机会问道: “夫子见到江河就一定去观赏,这是为什么呢?”
夫子把目光又投向河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不是经常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吗?水就是天地间的君子,从它那里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君子的品质。”
夫子给大家详细解说道:“水无私地惠及万物,像是德;所到之处,滋润万物生长,像是仁;水性向下,随物赋形,像是义;在浅处流动不息,深处难以意料,像是智;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像是勇;绵薄柔弱,可以流到细微之处,像明察秋毫;蒙受恶名,从不申辩,像有包容之心;即使浑浊进入,也依然洁净而出,像善于教化;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像是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像是有度;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像有坚定的意志。”
夫子的一番话让大家茅塞顿开,他们好像重新发现了水,认识了水。
大家纷纷赞道:“啊,水竟然是一个真君子!”
“今天我们一起观水,悟出了许多道理,学到了许多品德。”夫子继续说,“其实不只是我们,很多智者都曾经受到水的启迪,赞美过水的品性。老子就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小追经常听到“上善若水”这句话,却不太明白它的含义。
“这句话是说: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它接近于道的境界。”
“老子的评价很高啊,”颜回说,“老子所说的道,是不是就是夫子刚才提到的德、仁、义、智、勇那些?”
“应该是的。”夫子说道。
“可我还是有点好奇,”颜回说,“对于老子这样的智者,当初是水给了老子启发,还是老子发现了水的品性呢?”
“这你得去问老子!”夫子笑着说,“恐怕很难分清楚吧。水要有那些优秀的品性才能给老子以启发,而老子不去发现这些品性也等于没有。所以是水成全了智者还是智者成全了水,还真不好说。”
听到这儿,小追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那可不可以说,水就是智者,智者就是水?”
“小追,你这个说法挺新鲜、挺有意思!”夫子很感兴趣,“在人与水的观望互动中,双方有互相进入、互相融合的趋势,从而达到悟道的境界。人随水逝,水随人逝,这也是一种‘逝者如斯夫’!”
“‘逝者如斯夫’,真是奥妙无穷啊!”子路不禁感慨道。
夫子想了想,说道:“总结一下,这样说可能更好:知(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是说智者以水为乐、仁者以山为乐,对吗?”颜回问道。
“差不多。”夫子说,“智者乐于水,就会发现水,了解水,因而启迪于水,受惠于水,达到‘水就是智者,智者就是水’的境界。”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小追重复着,调皮地说,“夫子,我们今天‘乐水(要水)’了,我还想‘乐山(要山)’!”
“小追,你可够贪的!”
“我既要做智者,也要做仁者,不行吗?”
“行,行,我们下次就去乐山(要山)!”
“太好了!”腾小追高兴地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