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分别刊播报道追记朱治国同志。
从柴达木盆地的小城都兰到青南高原的到省城西宁,他始终信念坚定、勤勉敬业,大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斯人已去犹忆影,海棠花开魂依旧。朱治国同志用无数个日夜中兢兢业业的身影来诠释对组织工作事业的无限热爱,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用其有限的一生来书写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朱治国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还长,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他常说,组织安排,要毫不犹豫服从,尽心竭力完成,不谈条件、讨价钱。他常说,级别越高,责任越大。党旗所指便是工作方向,他践行“到基层去,多走多听”的承诺,不怕吃苦下基层调研实际民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的党旗下,是他一个又一个坚定前行的脚印。朱治国将对组织忠诚以及为组织事业奉献终身奉为自己的信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都能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始终牢记党的要求与嘱托,心系人民利益。在当下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公仆姿态回应人民期盼,真正做到不负党,不负人民。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格,是确保权力“方向盘”不偏的重要保证。在22年的工作中,朱治国同志模范践行组织人事纪律,干干净净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展现了恪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妻子2013年查出癌症,朱治国宁愿把新房低价卖掉给妻子看病,也不向任何人开口借钱。他常说“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在工作中他坚定践行把权力用到老百姓身上的原则,始终把基层需求放在首位,把群众要求记在心间,以自律的态度、平静的心态、简朴的作风,守住了廉洁自律的底线。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应该时常“三省吾身”,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始终保持思想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自我修炼、谨言慎行,做底色干净、风清气正的党员干部。
“九万里风鹏正举,举目起壮志。”任何决策部署,都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而评价干部能不能、优不优,关键看是不是有实打实的担当精神。朱治国同志有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诠释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好公仆形象。他在学习笔记上写下:“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等工作。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了了解基层实情、听群众心声,他多次沉下身子入基层,迈开步子去调研,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上高原、进牧区、走村舍,积极为村里人想办法,敢于拍板做决定,一次次推动解决村(社区)干部报酬偏低、干部素质提升、牧民安居等实际问题。作为人民公仆,只有真正在干事业上花心思、在抓落实上想办法、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做务实肯干的“老黄牛”,才能赢得群众的口碑。
泰戈尔说:“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朱治国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高尚精神在这座高原古城广为传颂,传向四面八方。弄潮儿向涛头立,青年人于天地强。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要向朱治国同志看齐,夯实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时刻把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放在首位,续写新时代的赶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