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当为晚清第一权臣,晚清四十余年的中国大事无一不与李有关,而且关系重大。李久居权利中心,多次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一生遭到八百多次弹劾,但他却能平安度过,甚至凭浪而起,官升一级。西方每次谈判都以李为中国代表,没有李的谈判基本无法进行。可见在西方眼中,李当之无愧为中国第一代表,有“东方俾斯麦”的美誉。而他何以能位居中枢如此之久,或许我们可以从他发迹过程窥知一二。
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安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盛世几十年后的快速下滑时期,社会和政治已经积累了很多问题,各种民间暴乱已经开始兴起。但是李鸿章家却蒸蒸日上,先是祖父辈时,李家已良田两百亩,可惜一直未能做官,到父亲李文安,进士及第,李家终于由商而官,成为庐郡望族。
自古以来,从秦到清,权利是家族兴旺发达的保证,而经商致富却无保证,所以学而优则仕是一条准则,发家要当官,当官之后家族的子弟要继续考试当官才能让家族一直发达。所以李鸿章年幼时就到家馆(即私塾,拥有私塾说明家境不错)棣华书屋学习经史子集,八股文。由于名门望族的原因,后又能拜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这个在今天看来就是学生找到了名师。名师的见识和学识都高于常人,所以名师出高徒,李鸿章又聪明,所以成才的概率自然高了许多。果然,1843年,由于成绩突出,年仅20的李被选为庐州优贡。优贡就是地方选取到国子监学习的优秀生,三年一次,每省不过数名。此时为京官的父亲也招李鸿章入京准备顺天府的乡试,年少如此,突然感觉人生未来一片光明,难免意气风发之际写诗作对。《入都》十首有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最为体现他的报复,还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他人未到京师,诗文已传扬开来,可谓小有名气。
1844年,他又乡试中举,似乎一切都进行的那么顺利。可年少轻狂是要付出代价的。次年要举行会试,就是考进士的那一次,如果进士及第,做官基本就有保证了。可以说会试是读书人一生最后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而李却不当回事,认为和乡试没多大区别,就信手提篮地进入考场考试。哪知,三场过后,考的晕头转向。估计当时他心里会想“妈的,咋这么难”,不过好在还可以来年再考,而他也知道了自己八股文还有些没学到家。
看来还得再找名师学习,当时北京有几位著名的学问大家,唐鉴、倭仁(就是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那个顽固派代表)、曾国藩等。曾国藩除了通经史子集外,还有一套经济之学,即经世致用,就是要把学的东西拿来应用。而曾与李鸿章父亲又是同年的进士,关系自然不一般,所以李鸿章就以年子的身份进入曾府学习。现在又入名师门下,自当努力修为。李鸿章与曾“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学问大大精进,李鸿章毕生所养,实基于是。第二年,李鸿章第二次会试,榜上有名且位列二甲13名,进士及第。等到殿试,就是皇帝亲自面试,竟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进入国家智库学习,可以说是最得意的考生,年仅24。
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一路高歌猛进,从两广杀入长江流域,定都南京,并且今年占领安庆,杀死安徽巡抚。这时李鸿章看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怂恿京官吕贤基上书要求回乡办团练,自己也跟着回安徽组织乡勇,赞巡抚福济及吕贤基军事。李鸿章以书生带兵,专以浪战为能,献计克复庐州,李鸿章知兵之名始著。但太平军也勇猛异常,所以也有不少兵败,正是这些失败让他认识到“为将之道,不在一时成败,不逞匹夫之勇。”
1856年,由于功绩不凡,多次得到福济的提拔,但此时功绩较大已经快威胁到福济的利益了,所以招到排挤。有人报告说李鸿章做官期间父亲死了,他没有丁忧为父守制,那个时候孝道可是道德高压线,尤其是做官的,于是谤言四起,几不能自立于乡里。官大一级压死人,李鸿章看来是没啥机会了。他离开福济,过了三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三年对于一个将近40岁的人来说太折磨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思绪日日夜夜都围绕着他,没有什么比理想得不到实现更痛苦的了,自己着实是一个“书剑飘零旧酒徒”。
命运不会把所有的门关上,他投奔到曾国藩老师的门下,当时曾国藩正组织湘军对抗太平天国,而他也需要李鸿章这样的人才,但曾太了解李。李锋芒毕露、还爱睡懒觉,对于李,他既要重用,又要慢慢磨练他。所以,曾让李参与军机决策,时常又以能言善辩之士挫其锋芒。爱睡懒觉,曾则约幕僚一起吃早饭,要求人到齐了才开始吃,李深以为苦,却不得不改掉坏习惯。
期间,李鸿章捉刀写了一封《参翁同书片》,可以算是大清最著名奏折之一,短短七百字不到,让朝廷不得不给翁同书判死刑。翁同书在抵抗太平军时,弃城而逃,导致战局恶化,按军法该斩,可他背景深厚,其父翁心存是恭亲王奕欣的老师,也是当家皇帝的老师,其兄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翁同龢,所以满朝文武皆避开此事。曾国藩却认为军令不严兵败重要原因,坚持严惩,而李也同意。此时说明李的奏折功夫确实了得,而以后的慢慢岁月,也是一手好奏折帮助他涉险过关。一技之长真的很重要,而曾也说李长于文椟,将来青出于蓝亦可知。
而这一年多的磨练对于李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说奠定李以后一生做事风格。他自己也说“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曾国藩生性“懦缓”,而李的作风则明快果断,而这以后他独挡一面时获益匪浅,也让他终生受用。
果然时机来了。1860年,太平军东进,攻破江南大营,威胁上海。上海此时掌握着朝廷的经济命脉。朝廷原本的税收是走河运,而此时兵荒马乱,运河一线瘫痪,运输成本也非常高,所以此时税收都走海上之路,而上海是必经之地,此外朝廷税收过半来自江南,所以上海这里也显得十分重要,并且上海还有英法等外国人的利益。曾国藩作为抵抗太平军唯一可靠的力量,派遣曾国荃和李鸿章去救援,曾国荃心急想攻占南京,抢得头功,李此时只有募集淮勇,后组成淮军,进军上海,牵制太平军,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最终两方牵制而破太平天国。李也拥有一只能战的淮军,并在上海立足。此时李的发达也指日可待了。
人各有所长,一生遇到对的老师,失败的磨练和恰当的时机非常重要。在此之前,一直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