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创新口号震天响的时代,且不说万众创新是否是伪命题,作为爱智求真,迫切期待践行成长的007er们,我想都有一颗用自己力量革新这个世界的心,即使只是细微的进步。
但多数人对创新的理解潜意识逃不脱高科技,高智商才能玩转的想法,再看看自己买根菜都得算半天的智商,不禁感叹:平庸如我撬不动创新的天平呀。
古典老师说,没那么玄乎,无需你骨骼清奇,智商250,只要学会独特思考路径,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实现属于你的创新。
先说结论。
创新三法:组合法,移植法,还原法。
组合法
把习以为常的事务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效果往往是1+1远大于2
组合法的引导问题:问自己,面对这个问题,能不能增加一个全新的部分,来解决。
想到自己的经验,作为产品经理,面对一个功能,以前的自己蒙头就干,思路闭塞且出来的结果往往不让人满意。现在我喜欢去各种竞品里参考,模仿,发现了竞品各自的优点,然后把多个产品的优势通过自己的思考组合在一起,变成更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这何尝不是一种组合带来的效果。
开眼看世界,细思为己用。
移植法。
美好的事物往往用处超过你的想象,但需要你懂得去移植它。
移植法的引导问题:有没有什么东西或行业解决过类似的问题?
作为游戏人,我深深知道打怪升级成功,爆宝箱,获得奖励的那一刻是无数玩家沉迷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一群2进制数字的电子游戏就用简单的即时刺激反馈让人欲罢不能。
然后我发现了playtask这款APP,让你可以把每天要做的工作设置成各种积分卡,获得积分再去换取玩游戏,看电影的奖励,自此之后经历着逼自己做任务赢积分,看自己分数又涨了,可以换奖励的自嗨循环中,不知不觉就把以前懒得做的变得逼自己做,嗯,这APP有毒。
美好可以移植,成瘾也是~
还原法。
回归问题的本质,不在如何具体改善现有的模式钻牛角尖,用追根溯源的方式,从做创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开始想,你可能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正如无数互联网运营如我,每天折腾于各种报表,分析,文档中,在前人累积的越来越复杂庞大的后台系统里寻找数据,不停为了特定的需求开发新的产品,让系统越来越臃肿。
痛苦之下,我们发觉任何数据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分析需求,同时将他们关心的数据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对应的人员,这才是后台的意义
所以撇开了维护臃肿,千人一面的后台,有了我们现在在做的领域,开发一个人人都能个性化配置的数据产品,谁都可以根据需求配置自己想要的数据,让数据报表真正成为每个同事的私人定制。
也许,创新从来不止三法,难的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用各种“有用无用”知识来打开视野,记录和躬行,让自己成为有趣而丰富的人,才能让方法论在丰富的大脑内发酵,长出新果,收获成长。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