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去看了电影《芳华》,这可以说是近期排在movie list上第一名的作品,因为导演是冯小刚,因为主演是黄轩,也因为编剧是严歌苓,更因为那份从国庆一直延续至今的期待。
电影院里几乎是座无虚席,观众也基本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可见这部作品受到了足够的关注。两个小时的时长依旧让我意犹未尽,结尾处的那首《绒花》里,韩红辨识度极高的嗓音更是将全场观众牢牢地固定在了座位上,直到大屏幕上所有的字幕都消失之后才舍得起身离去。
他的镜头下,芳华是浪漫重演
虽然之前看过严歌苓的原著,对故事的情节有所了解,但不得不说,电影版的《芳华》还是带给我了很多的惊喜。一开场文工团排练的画面可谓惊艳,一张张年轻干净的面孔重新定义了“美女”。不事雕琢的清水芙蓉配上红旗红歌,年代感呼之欲出。
《芳华》的故事主要围绕着文工团的年轻男女们展开,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演绎着他们同样红色的芳华。何小萍,林丁丁,萧穗子,郝淑文,还有“活雷锋”刘峰。本以为日子会一直在排练演出中悄然度过,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让年年标兵的刘峰被下放到林场,随后的重大历史变革,让处在大时代里的所有小人物的命运也都发生了改变。
刘峰在战争中失去了胳膊,何小萍在经历了被下放又被捧为英雄的大起大落之后神经失常,林丁丁如愿地实现了自己所向往的安稳人生,郝淑文找到了自己门当户对的爱情,整个故事中的“我”萧穗子,也成了一个举办签售会的知名作家,随着文工团的解散,每一个人都各奔东西,拥有了迥异于那段芳华的别样命运。
不得不说,这是冯小刚这几年来最出彩的一部作品,每一个镜头都可以看出来作为导演的他的用心,其中几个场景的安排是绝对的泪点所在。
何小萍在蚊帐里用手电筒打着光亮给父亲写信,夺眶而出的泪水不知道看红了多少眼睛;文工团解散时众人的觥筹交错与泪眼朦胧,《送战友》的音乐更是将离别的悲伤气氛烘托到了极致;曾经的战斗英雄被联防人员打翻在地将假肢甩出去时,黄轩炸裂的演技将英雄迟暮的力不从心演绎地淋漓尽致;以及结尾部分,两个曾经“伤口在心里”的人静静地依偎在一起时,“不忍心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模样”的旁白可以说是对片名“芳华”最好的诠释。
她的笔头下,芳华是冷暖再现
其实,如果看过严歌苓的小说,就会发现,电影和小说原著之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的。
故事的讲述虽然依旧是用了萧穗子这个人物的口吻,但是和电影里不同的是,在小说里,萧穗子并没有贯穿全故事的感情线,她和那个文艺男兵的爱情只是一个引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引子,让小说中的萧穗子受到了处分,成了和何小萍一样被排斥的边缘人物。
在个别人物和情节的设定上,电影和原著也有着不小的出入。在电影里,林丁丁和郝淑文的人设似乎不再那么的负面,特别是林丁丁,原著里她是一个并不怎么讨喜的角色,当然,也有一个并不怎么如意的结局。而作为故事一个重要转折点的“触摸事件”中,电影里的林丁丁也似乎并没有如原著里那样成为刘峰命运断送者。
而电影和原著之间最大的差别,可以说是故事的结局了。因为之前看过原著,所以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一直很沉重,特别是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我好担心看到黄轩死掉。冯小刚也许有着同样的顾忌,所以,电影就在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中画下了句点。
直至片尾曲响起,我都有些没有回过神儿来。这样的结局虽然温暖,但也着实让原著党意外。在严歌苓的笔下,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刘峰最终患病去世,而在他生命最后的阶段里,一直陪着他的人是何小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何小萍对刘峰的感情线才明朗起来,严歌苓的神来之笔也由此体现,另一场“触摸”浮出水面,让读者感慨那个曾经写出《扶桑》的女作家依旧风采不减。
芳华,因为是曾经,所以更美好
从电影院出来,我一直在想,冯小刚和严歌苓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两种相异的结局,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芳华”?其实,他和她都讲述了一种芳华,只是一个用镜头,一个用笔头。
在冯小刚的镜头下,更多的是用视觉效果去还原当时的那个年代,人物间的矛盾并没有多么突出,更多的是战友情,再加上史无前例的战争戏长镜头的运用,整个作品都是用一种重现的角度来演绎一场怀旧。
在严歌苓的笔头下,更多的是用故事冲突来突显人性的真相与时代的背景,每个人物都极具戏剧化,情节的走向也更起伏多变,将笔触更多地给予了那个大时代里被边缘化的人,整个作品其实更多的是对人性与时代的探索与讨论。
而一旦试着放慢镜头,放下笔头,就会发现,它们都是追忆,都有怀念,镜头和笔头,情归一处。
故事的最后,冯小刚用镜头说“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严歌苓用笔头说“那是一九七三年的四月七号,成都有雾,她记得”。不同的诠释,迥异的结局,那些或被被定义为浪漫重温的画面,或被定义为冷暖再现的笔触,那些异曲同工的追怀与回望,都是在诉说着:
芳华,因为是曾经,所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