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停止创作的欲望促使我与家长和朋友们分享我周末所听的TEDxWumaStreet。
温州的第一次tedx,无论如何能够坐在讲者边上亲历整场演讲,都是有纪念意义的。这次TEDX的主题为“区区一瓦”,垒而成“瓯”。我的解读是——改变而成的温州。
曾经,温州的改变体现在建筑上。徐放教授在18年前参与改造了五马街,虽然现在的五马街仍然被各种纷繁复杂的店铺充斥着,但是起码建筑的范式是统一的。看着18年前的五马街的照片,被广告板和玻璃幕墙覆盖的街道与楼宇,不平整、不对称的立体建筑。对比起来,突然觉得此前一直被我们默默嫌弃的五马街其实也挺好看的。演讲中,徐教授出示了一张18年前的他的照片,昔日乌黑的头发已然苍白,但是眼睛里还是闪着一样的光。听众们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最关心的也是目前五马街的改造,是的,五马街还要不断改造。温州变了,但是温州人似乎觉得变得还不够。
留学荷兰的黄佳璇提出了一个对我来说相当吸引人的概念——城市更新理念。无疑,城市是需要不断更新的,黄佳璇提出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是建筑与街道的交流。我们目前所认知的建筑交流方式确实太过单一了。然而,城市的更新却必须匹配所在城市的居民的审美水平和美学素养。“五马街”之名源于东晋,明嘉靖《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立五马坊”。徐放教授在设计五马街的“五马”印记之初,本想由王羲之的这一段典故在五马街上留下串串马蹄印记,而最后却不得不把五匹马立在了五马街口。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欣赏不了马蹄印的美,毕竟和马蹄印合照是一件很挑战拍照技术的事情。
十九大刚开完,我们也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温州尤为明显。温州的居民想要更美好的城市,而在外的温州人则想要更多元的家乡。
乐蛙COO袁潜龙和《内心引力》的导演施秋荣便是远离家乡却又有点想要回到家乡的那批人(姑且容我如此揣测一下吧)。袁潜龙就像最传统的温州人形象,坚定、果敢、睿智的温州创业者,在充斥着竞争与垄断的市场之中与巨龙盘斗,或许正是在商海的波涛之中,练就了如今的从容。如今,乐蛙的市场在东南亚,乐蛙公司在上海。
施秋荣说:“我回来也没有什么朋友,以前的同学坐下来就是今天赚了多少钱,明天要赚多少钱。”而他,和老婆共同合作,第一部电影就拍了四年。他形容他记录的人物几乎都是“文科生创业”,技术创业太“硬”了,他想来点“软”的。之前因着半书房的观影活动看了《内心引力》,慢慢品味着,也能在这部有点宣传片味道的纪录片中嚼出梦想的甜味。这些现实中的人们或许在生活中挣扎着,但是他们有“希望”,没有人能偷走他们的“希望”。拼搏、奋斗、梦想、希望,不管年纪多大,这些词汇,都是最打动人的。施秋荣的酿工作室位于北京,离开时他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温州。”
温州变了吗?温州变了呀,老人们口中常言道:“外地人都走了,但温州也变好了。”到半书房的建立与发展,还记得去年刚刚工作,有幸参加的“亲近母语”活动,在苍南的半书房总店,听着周甲津老师和其他人谈论着“蒙学”等等我所不知晓的问题,有些迷惘也有些向往。中秋时节在“池上楼”参加了“文化驿站”活动,而“文化驿站”则是温州打造的文化创新品牌项目。直到上周末,温州的TEDx第一期开讲,温肯的WIN第九期结束。在你不知道的角落,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有些人看来,这些变化还不够,在另一些人眼中,一切似乎一成不变。
然而,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很奇怪的,我想起了辛波斯卡的一首短诗:
三个最奇怪的词
当我说出“未来”这个词,
第一个音节已属过去。
当我说出“寂静”这个词,
我已破坏了它。
当我说出“虚无”这个词,
我已创造了虚无自身所不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