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黄,禾谷熟,蝉止鸣,蝗寿尽。
气渐凉,登高处,思佳节,好养身。
以下是古人的意向之秋。
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生生的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
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泪下。
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又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何哉?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告诫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时,应努力揣想主人公的心境,如此方不致产生误解。
反窥今日,杭漂(在外漂泊)的你,是否是在忙忙碌碌?还是在独自悲秋?其实,都不必,因为,我独爱看,满山红叶,和“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的豪迈意境。殊不知,四时之景终不同,人生何处不需欢?
秋日,当仁不让的是,佳节归乡团圆,登高望远,修养身心,以待那美丽而雪白的冬的到来!
所以,一向以文,以动,以静充实自己的这样一个现代游子,在这个季节当然是悲不起来的。中秋佳节将至,必然归乡团聚共赏月;九九重阳将来,必然约三两好友登高齐望远;国庆假日也随后而来,当然是远郊近游,以山水为伴,茶书为食,好好休整一番。
当然,秋也是养神、养生、养心的最好时机。下面一个链接推文送给大家,愿大家一样能随心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