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是根据朋友分享的一张摄影作品创作而成。
第一眼看见这张照片,就心生欢喜。
蔚蓝的天空中,一大朵美丽的云彩倒映在平静如镜的湖水中。令人想起一句古诗:天光云影共徘徊。
“天光云影共徘徊”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实在的,以前虽然知道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耳熟能详,但我确实不知道这首诗的标题竟然是《观书有感》,我一直以为,这首诗是作者观景有感呢,呵呵。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么诗情画意的一首诗,竟然出自朱熹。
因为在我心目中,朱熹是一位理学家,他强调“三纲五常 ”,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感觉让人又敬又畏。
没想到,这位严谨的理学家竟然能写出如此诗情画意的读后感,怎不叫人刮目相看呢。
前段时间,因为研究王阳明心学,顺道也了解了一下朱熹的理学。
以前,对于朱熹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一说,总觉得有些不近人情。读了王阳明心学,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望文生义,误解了这句话。
实际上,朱熹要灭的“人欲”,并不是人们正常合理的欲望,而是人的过分的甚至是罪恶的欲望。以饮食为例,合理的饮食欲望其实是“天理”,过分要求美味才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从心理学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动物本能的我;“自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超我”,则代表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也就是良知。
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理,或天道,是存在于人心之内,还是人心之外?
朱熹认为,理是抽象的,存在于人心之外,因此人们需要格物穷理,到事物中把心理找出来。
王阳明则认为,心即理,理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良知即是理。
从个人的体悟来说,我更赞同王阳明的心学。
我甚至觉得,王阳明心学与心理学的“三我”,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但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却写得确实好,特别是最后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满哲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犹如源头活水,咕咕流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真应该好好汲取其中的精华。
最后,照例简单记录下绘画过程。
所用工具:拉娜300g中粗纹棉浆纸8K,史明克管彩,史明克留白液,大号平头笔,金泥秋实狼毫中楷,红胖子笔00号,科林斯基勾线笔,华虹板刷,B2铅笔等。
以下是一波过程图。
这幅画的用色不多,主要有蔚蓝、群青、玫红、亮绿、熟赭、褐色、不透白等。
这幅画的背景依然采用湿画法,画前先将画纸正反两面全部打湿,然后快速上色。
最后,用干画法刻画一下山体、沙滩和石块。
这幅画用时2小时左右,总体比较粗糙,一些细节刻画不够到位。
不过站在几米外看,天光云影的感觉还是有的,就算聊以自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