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一: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追求剥除所有标签后的生活,去追求纯粹的生活呢?
五:生活的经历造就我们渴望的东西,假如我们无经历,则我们无渴望。
七:若我从来不曾遭遇危险,生命的意义是追求安全感是什么意思?
零:小计
始作日期:2016-04-11
引用文章:
从以下文章中切出来的:
你生命中有哪些努力的经验,改变了你的生活?(过去可以).md
一:你想追求什么?
我想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
我想让自己吃上自己想吃的食物
我想让自己喝上自己想喝的饮料。
我想让自己住上自己喜欢的房子。
我想让自己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我想用上自己想用的东西,(好的电脑,显示器。)
我想让自己以自己喜欢的休息方式休息。
我想让自己以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出行。
我想让自己梳上自己喜欢的发型。
我想让让自己能在生活中达到自己的儒雅的目标。
我想的自然还有很多。
二:回到最初的梦想吗?
是的,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混杂的欲望。
每天穿最帅的衣服,
将身体练得帮帮的,
每天打扮的油光粉面,
但是请问你,你是给谁打扮?
等你的父母也老去,你为谁而奋斗?
穿最帅的衣服有意义吗?
我们如此质问,我们疲惫不堪,于是我们说:后天太多的欲望会掩盖你最初的梦想,你必须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去追逐你的梦想,审问你的内心,你才会有答案。
但是我有疑问:
疑问一:我怎么知道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引入第六章
疑问二:凭什么最初的梦想一定比现在的梦想重要?
引入第九章
三:抛弃了一些限制我们的东西会怎么样?
抛弃你是一个男人的设定,抛弃你必须在社会追求名望的设定。
抛弃你是一个社会人的设定,抛弃你必须为这个社会而努力的设定。
抛弃你是一个儿子的社会定,抛弃你作为一个儿子必须孝顺的设定。
抛弃你是一个好学生的设定,抛弃你作为一个好学生必须维护自己的好学的形象的设计。
抛弃你是一个追求健康的人的设定,抛弃你必须维护你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设定,
抛开这时代
抛开这环境
抛弃这一切,什么是你想要的?
参考书籍:《打破自我的标签》《活出意义来》。
但是我有疑问:
疑问一: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追求剥除所有标签后的生活,去追求纯粹的生活呢?
而不是去追求,去实现标签所赋予你的梦想,意义,责任呢?
因为标签易失,不管标签多么伟大,不管达到标签有多么大的成就,我们不可避免想的是,我失去一切标签怎么办?
我还是我吗?核心的我是什么?
疑问二: 抛弃所有标签的我怎么还会是我呢?
若打破自我的标签,若抛弃这一切,我怎么还是我呢?
五:生活的经历造就我们渴望的东西,假如我们无经历,则我们无渴望。
灵:
我是奔跑在世间的无忧无虑的灵
我无忧无虑的奔跑于世间。
当我第一次睁开我的眼睛,
我看到了这个世界,
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树林里,
由于气体的尘埃,而形成了漂亮的光柱,
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是谁,
我只知道我是灵,我只知道我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个世界。
我眼前是绿色的森林,下面是黄色的落叶。
我想要干什么?
我忽然明白,我是在做一项实验,
那个实验是说假如让我抛弃一些什么东西,
看最纯粹的我,最渴望的是什么。
抛弃的是什么呢?我也忘了,大概我真的抛弃了吧。
所以,我只是一个存粹的灵,我飘荡于世间。
一个存粹的灵会渴望什么呢?
一个存粹的灵会期望什么?
忽然,我感觉到我饿了。
然后我说,我饿了。
我不知道饿是怎么回事,
但是,我饿了,很饿很饿,我感觉到我很饿,我的意思是说感觉到比刚才还要更饿一些,
我的眼睛有点发红,
不知道为什么,我能驱动我的手,
所以我就驱动我的手随手抓着东西往嘴里塞。
我不知道我饿了我为什么要抓着东西往嘴里塞。
啊呸,我吐出一些东西。
啊哈,我咽下一些东西。
好像就不饿了呢?
我继续往前走,因为我是游荡于世间的灵,
我眼前是璨璨凑凑的小溪,明亮的溪水细细的流淌着。
我感觉我渴了,我渴了,所以我喝了水,我又感觉不渴了。
天突然下起了雨,但是我不知道那时雨。
我只是感觉到,雨水滴到我身上冷冷的感觉,
我赶紧跑到一个树下,雨水不再落在我的身上,我也感觉不到雨水落到我身上的冷。
天突然黑了,一阵风吹来,呜呜呜,
我感到害怕起来了,
我感到害怕起来了,所以我爬到了树上。
我感觉我好困,好困是好困,怎么能不困呢?
我不知道怎么能不困,但是我偶感觉自己越来越昏昏。
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躺在树上,
其实我已经习惯了树上的生活,所以我没有掉下来。
我是游荡于世间的自由自在的灵,
我被告知我需要告诉他们一些东西,
一个灵在最存粹的状态下会渴望什么?
抛出一切概念,他们说,什么意思『都有哪些概念,他们又是谁?』
一个灵真正的欲望是什么,一个灵本身的欲望是什么,
我们必须抛弃任何后天的赋予这个灵的欲望,回归到最存粹的状态,
那才是一个灵心底的渴望,也会是任何一个灵心底的渴望。
可是我的渴望是什么?
我想吃饭,什么意思,是说最存粹的状态下我的欲望是吃饭吗?
我想喝水,什么意思,是说最存粹的状态下我的欲望是喝水吗?
我想不那么冷,什么意思,是说最存粹的状态下我的欲望是不那么冷吗?
我想睡觉,什么意思,是说最存粹的状态下我的欲望是我想睡觉吗?
我好害怕,我想安全,什么意思,是说最存粹的状态下我的欲望是想安全吗?
六、所以回到最原初的我,哪里还有梦想?
后天太多的欲望会掩盖你最初的梦想,你必须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去追逐你的梦想,审问你的内心,
你才会有答案。
所以,我才想找一个,拨出掉所有后天赋予我的概念,找到这样的一个灵,
是不是就能问出我内心最深的渴望是什么?
假如我不是一个儿子
(儿子,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内涵,孝顺,支撑起家业),
假如我不是男人,
(男人赋予了我太多的社会内涵,追求地位,名声,权利,责任。)
假如我不是中国人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化孕育了我们,也是一个不堪的负担)
假如我不是驻马店人
假如我不是人
(人确实是高等动物,人性有太复杂的内涵)
可是,抛出后天的欲望,当我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答案是什么?
我的梦想是什么?
吃饭可以作为梦想吗?
喝水可以作为梦想吗?
暖和可以作为梦想吗?
最纯真的梦想是什么啊?
「最纯真的梦想或许根本就不存在」那个灵说道。
你学习到的,成为了你生命的意义。
只有饿的时候,饱才是欲望。
只有渴的时候,喝才是欲望。
只有冷的时候,暖才是欲望。
你知道的,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狼才虎豹,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呜呜的风声,所以
你知道的,我从来没有生病过,所以我从来不知道生病时什么意思,自然也不知道健康是什么意思。
你会知道的,我没有父母,所以我不用追逐亲情。
你知道的,我不是一个社会人,所以我不用追求名望。
七:若我从来不曾遭遇危险,生命的意义是追求安全感是什么意思?
生命只是一个生命,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被赋予了聪慧的大脑,一个学习的机器。
生活的种种经历造就你的欲望,也构成了你活着的追求,其实,也就是你生命的意义。
我无法回答,一个最存粹的灵期望着什么,或许它真的什么都不期望,
放在他面前的是几千年都不会变化的画面,一缕阳光因为森林的尘埃而凝成光柱,照耀下来。
他无法欣赏这种美,因为他没有对比,它无法形成这种观念。
饿过才想着吃饱。
生活的种种经历造就你的欲望,也构成了你活着的追求,其实,也就是你生命的意义。
是的,这种意义上,意义就是活出来的,欲望也是,梦想也是。
所以,没有什么原初的梦想。
我是一个爱面子的人,
意思是说我不回去做让我丢面子的事,
意思是说我祈求别人给我几分面子,
意思是说我祈求别人不要将我的秘密公之于众,
意思是说我曾经的秘密被人拿捏,让我受窘。
我的意思是说,有人让我丢了面子
若没有这些经历,我怎么会去追求自尊心,是的,正是因为我认为没有人尊重我。
所以我才苦苦的追求活成一个普通人。
八,吃饭,睡觉,发泄何以成为了我们的欲望?
生活中我们做大多数做的事情,可以分为
为了
什么和
因为
什么,这简短的描述中,透露出我们的生活倾向。
我不是为了
不渴
而喝水,
我不是为了
不饿
而吃饭,
而尤其是,我并不是为了
不困
而睡觉。
而是,
因为我渴了才去喝水,
因为我饿了,所以我去吃饭,
因为我困了,所以我睡觉。
而一个母亲含辛茹苦将孩子送上大学,我们当然可以用
因为
去解释,但是我们用
为了
去解释更加的直接了当。
一个母亲为了让含冤入狱的儿子出狱而四处奔波,我们当然可以用
因为
去解释(因为母亲爱儿子,因为儿子入了监狱,因为洗刷清白就可以出狱,因为寻找证据要四处奔波,在这么长的一个推导链下来,我们才能理解,哦,四处奔波是这个原因啊),但是我们用
为了
去解释更加直接了当(这个母亲为了什么?我们的描述本已是答案,为了让含冤入狱的儿子出狱)。
因
因为
而做的,大多数是欲望推动,
为
为了
而做的,大多数是梦想推动。
在我相信这个理论之后,我梳理了一下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是
因为
什么呢?还是
为了
什么呢?
我发现我想做的事中,因为之中夹杂着点为了,为了点中夹杂着点因为。
那
因为
不仅仅是
因为
,还
为了
点什么,而那
为了
的又不够强烈,还必须用
因为
支撑,
我想要学好唱歌,是因为我喜欢唱歌,
我想要学好唱歌,是为了在妹子前秀一秀。
这两种解释都相当的直接了当,我又喜欢唱歌,我又想在妹子前秀一秀,所以就去唱歌把。
因此,我们可以直截了当的说:
“人啊,要么被欲望推着走,要么被目标拉着走。”
但是我忽然又很困惑,那
饿了
,
渴了
,
困了
,
寂寞了
就是欲望吗?
在生活中,我们是会说:“因为我饿了,所以我去吃饭”。
还是更加直接了当的说:“我饿了,我去吃饭去喽”。
乃至在某个下午,我们伸伸懒腰,说“我饿了”,然后没有下文,我饿了也不代表我要吃饭。
我只是在此时此刻描述了我身体的状态,说“我饿了”。
“我饿了”不能视为一种欲望,“我想吃饱饭”才是一种欲望。
但是前文也说了,我们并不是
为了
不饿才去吃饭,而是因为饿了而吃饭,换而言之,我们也可以因为其他原因吃饭。
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刻,我饿了并不推导出,我要去吃饭。
而面对我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我更加看到了如此,
我的身体不健康,我想要健康的身体,这是一种渴望,就如同饿了的那种饥渴,
我渴望一个和睦的家庭,
就像一个人渴了,它想要什么东西能让它不渴。
就像一个人饿了,它想要什么东西能让它不饿。
因为饥饿的感觉,饥渴的感觉不好受,就如同说一个人看着一个破碎的家庭不好受。
就如同一个人大声呼喊,‘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我们或许会对我们的身体的感受持强烈的反向修正的欲望,
饿了总是想不饿,渴了想不渴,困了想不要困,寂寞了就想喧闹,不要寂寞。
我认为这个过程也是学习的来的,
一个人处在这种感受中很难受,它将这种感受和其时的生物状态链接起来了。
一个人处在吃饱的状态中,它也将这种状态和其时的生物状态关联起来了,
就这样,它才分辨出饿的感觉,与不饿的感觉,它才在饿的感觉而到临的时候,想要
不饿
我们也是这样渴望一个美满的家庭,
一当然是因为我们有不美满的家庭,假如我们的家庭已经很美满,我们也不会继续投入渴望了吧。
二是,我们必然见识过美满的家庭,或者仅仅是因为我们见识过这个不美满的家庭不那么不美满的时刻(争吵的父母停止了争吵的时候)。就像我们渴望不饿,不仅仅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吃的饱饱的,唯独自己挨饿,才想着要吃饱,而且还因为我们自己也有不饿的时刻,在对比中我们才有收获,有进步,我们小小的心也能区分出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我们才会想要那个不想要这个,假如我现在是在不好的,那么我就会渴望达到好的状态。
如同我们想要不渴,不代表我们知道怎么样不渴,我们又必须从生活中学习,学习到的结果是,我们知道喝水可以不渴。
九:你学习到了什么,你最强烈的梦是什么?
生活的经历造就了我们最渴望的东西,我们也深深的知道我们渴望它的原因。
我们能剥离所有成年后的经历造就的梦想,所有后天贴与的标签,回归到最纯真的自我吗?
我倾向于认为不可能,纯真的你或许从来没有过想买一辆漂亮的车,而是想着在田野里放风筝。
难道只有在田野里放风筝是梦想,而买一辆漂亮的车就不是梦想吗?假如它是梦想,又何必感叹欲壑难填?
剥除我们所有的标签我们还是我们吗?这句话实际是问剥除你所有的经历你还是你吗?
生命这条流动的河流,自从其源头出发,一路夹杂泥沙俱下,早已不复纯真,也不可能退回纯真。
小女孩子的她爱玩,天真烂漫,
青春期的她因为爱美而打扮,
作为母亲的她最想的是保护孩子。
我们都会成长,我们都会长大,我们旧的欲望还没有实现,生活的经历又赋予了我们新的欲望,生活还会给我们担子,教会我们要承担责任,自那时起,我们想要的早已不同,因为我们的承担的责任已不同。
灵确实会学习到美,只要他能记得有阳光和没阳光的区别,只要他能记得绿色和黄色的区别,只要他能领悟争气和混乱的区别,
他当然能学到这些,但是学到这些只是我欲望的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就现在来说,并不是我最强烈的追求。
所以,与其问你原初的梦想是什么?_?与其问抛出一切杂念以后你的梦想是什么,不如问,你最强烈的梦想是什么,什么是你刻苦铭心的记忆。
人类活在由这些词驱动生活里,用欲望,需求描述都不恰当。
我饿了,我渴了,我困了,我累了,我想了,我被鄙视了,我寂寞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解饿,唯有吃饭。
我们只是饿了,饿了很难受,而吃饭能让我们不难受,我们构成了一个因果关系,学习的大脑善于构成这个关系。
所以,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经历化为我们的欲望,也化为我们的意义。
所以,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不要求是什么年龄,早期或者晚期,不要求是什么场合,公开或者私密,是你所有的经历中,你最在乎什么??
所以,并不是圣人要求了你家庭和睦,而是家庭和睦本来就是你的梦想,那日日的争吵刺痛了你,你才有这样的梦想。
所以,并不是我们宣言健康是好的,而是疾病是不好的,疾病时的痛苦刺痛着我。
我为什么想要做饭,因为我不会做饭,因为我吃到别人做的饭好吃,因为我从偶尔的几次做饭中学会了吃自己做的饭的乐趣。
我为什么想要唱歌,因为我不会唱歌,因为就是如我者也能听出谁唱歌好听,因为我想唱好一点。
十,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仅仅是欲望。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本文讲的是,生活的经历造就了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前几天讲的好像都是欲望的由来,以及解除痛苦的渴望,然而我们日常的行为,又不仅仅是欲望和解除痛苦的渴望能概括的。
(是的,你猜对了,我原本就是用欲望和梦想概括全部,后来发现并不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或许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做的事,无论想做还是不想做,做的事始终是做的事。
想做的事,不管做或没做,我们说有些事是想做的事。
不做的事,不做的事或许是没想到去做,或许是就是不想去做,所谓的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始终可以归类为想做的事。
我们日常的行为,我目前认为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 无聊级
假如我特别喜欢看《琅琊榜》或者《亮剑》,我也知道某个台正在播放,一有时间,我就切换到这个台去看有没有在放。
那么我们说,这就是欲望,唯独当我并没有特别想看什么电视,但是也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时候,
我本并不想看电视,但是我却在电视机前看了一下午电视,你问我为什么要看一下午电视,我说不出来,因为只是无聊。
假如我就是想看《霍乱时期的爱情》那么我去B站看就行了,但是假如我并没有想看什么电影,只是在B站上刷刷而已,
你问我为什么在B站看了一下午,我也会说,无聊而已。
2. 欲望级
饿了,想去吃饭,
渴了,就去喝水,
吃撑了,就去散散步,
困了就睡觉,
想你了,就和你聊聊天,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不但“为了”所为了的被拉着前行,还“因为”所因为的被推着前行。
我确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去吃饭,只是饿了,
我们人生中有多少看似梦想的东西其实只是欲望呢?
当然,想吃饭时纯粹的欲望,想要吃“红烧肉”则是欲望中还混在着点梦想。
3. 解除痛苦级
生活的经历造就了我们想要的东西,其实本文本来也只是表达这个意思,这个意思也在前面已经讲述过了,
近代史老师说他特别喜欢吃鸡蛋,因为他小时候吃不上鸡蛋。
我时时渴望健康,因为我曾经饱受疾病之苦。
我渴望一个和睦的家庭,既不是因为圣人教育了我,也不是国家宣传如此,而是那一声声的争吵沉淀在我的记忆中。
求而不得的阻碍,使得我们转而首先去解决这些阻碍,
爱过知伤痛,醉过知酒浓,
我们曾经受过的伤痛,使我们记忆深刻,使我们愈加想追求什么。
为什么追求健康的身体,因为自己曾经病痛过,知道病痛不好受,
为什么追求美满的家庭,因为家庭有过争吵,很难受,
为什么追求道德,想要教导别人?那是因为自己也受过伤,曾在阴影里走不出来,又多么的渴望有智慧的人能指点自己,所以自然而然当自己想通一些事情,便想要说出去,想要帮助那些还在痛苦中的人,
为什么要追求智慧,其一当然是为了说理,自己都不懂如何说别人,其二,就是即使不为了说理,活得浑浑噩噩也是难以接受的事,人,就是要活个明明白白,不明明白白,我难受!
为什么想要追求事功?自然是因为感觉自己活着没多少价值,感觉自己要是不贡献点什么,人生就是白活了,
为什么渴望友情,自然因为曾经并没有多少话可以向朋友诉说,
为什么想要钱?因为没钱造就了很多生活的难题,而钱又能解决太多的生活的难题,
我们的一生倒有许多时光同这个做斗争。
4. 兴趣级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根据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我曾经以为人所有的追求都是因为曾经受过伤,
那些伤痛转而使我们开始奋力追求一些东西。
如同维特根斯坦所说,我们身上有太多的概括的需求,不是我们不会抽象,我们总是太想抽象,太想拿一个词去概括所有。
所以,我开始写《梦想》,生活中的伤痛造就了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就是想要,确实想要,难道不足以作为梦想。
但是写着写着,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读书与写作,尤其是写作,是什么伤痛造成的?
喜欢弹吉他的人是因为曾经因为吉他受过伤,所以才特别喜欢弹吉他,这说不通啊。
喜欢画画的人,是因为曾经因为画画受过伤,被画画虐过,所以特别喜欢画画?
这是什么鬼逻辑,也使我们注意到,我们所有追求的事物中,并非仅仅是因为伤痛。
是的,我们因为被一些阻碍耽搁了一下,因为穷,因为不被爱,因为愚蠢,因为弱小,所以希望先有钱,有爱人,聪慧点,强大点,
但是这些并非是我们原本想要追求的啊,而是我们不得不要去解决的而已。
想通此点,豁然开朗,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我们喜欢就是喜欢啊,原本就是喜欢啊。
我们人生活在世上,做这件事,做那件事,本来简简单单,就是喜欢不喜欢,
喜欢就是王道,这才是不改初心之初心啊!
所以,我们原本就喜欢着什么,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画画,喜欢吉他,喜欢阅读,喜欢写作。
我们对枪感兴趣,因此加入枪支爱好小组,
我们对侦探小说感兴趣,因此便到处安利别人侦探小说,
我们对航模感兴趣,因此去参加航模大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至此我们也看到,假如我们的人生不被一些痛苦给阻拦一下的话,我们早就早早的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去了,
还谈什么“是生活的苦难造就我们想要的东西呢?”
兴趣级的欲望看来是比解除痛苦级别的欲望更加纯粹的东西。
(多么渴望有人一起来讨论我的所思所想啊。)
5. 爱与情
我真的想为我的写小说找一个“痛苦”的位置而不得,而思索了两天,
后来才想通,痛苦个什么!!你就是喜欢它好吗,
是的,总有一些东西,我们是原本就喜欢的,是没有理由的,尤其是更不是经过伤痛才喜欢的。
想通这点之后,我高兴了好几天,然后有一天问自己,
这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吗?
我们被一些欲望驱动着,被痛苦驱动着,也被自己原本的兴趣驱动着。
大概就这些了吧,我有些得意洋洋,毕竟是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能概括自己人生的为什么想要追求一些事物,
我们确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就喜欢上那个,我们也确实希望知道。
过了数天之后,我意识到,不,不仅仅是这样。
见到一个女孩子,说:“你好漂亮啊,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
她说:“你为什么喜欢我啊?”
我说:“因为你是我的兴趣”
啪啪两巴掌打过来,
“老娘不是你的兴趣,不是你的玩物。”
我们爱一个人当然要对她感兴趣,要是感兴趣都不感兴趣,又何谈喜欢,何谈爱呢?
但是非要说爱仅仅是感兴趣,似乎确实有玩弄之嫌。
喜欢雕刻,雕刻个小狗,把玩紫砂壶,说是兴趣并不为过,对人感兴趣,也不为过,
但非要说爱你仅仅是因为对你有兴趣,总感觉怪怪的。
老李,一下午没事干,带着鸟笼子在古玩市场逛了一下午,
我问老李:“嗨哎,老李,干嘛没事瞎转一下午”,
老李说,“嗯,可不是,我有兴趣,我感觉有意思啊。”
我们感觉这样没有什么问题。
但假如,老李带了一下午孙女,
这时候别人问,“老李啊,一下午干啥去了”,
老李说,“陪孙女玩了一下午”,
这时候别人说“干啥啊,玩一下午”,
老李说:“这是我的兴趣。”
兴趣你妹啊,我们会感觉这种说法不妥吧,生养一个孩子,喂她,给她穿漂亮的衣服,带她去游乐场玩,送她去幼儿园,问为什么,当然也有兴趣在里面,小时候,小孩子小鼻子小眼怪可爱的,牙牙学语说囫囵话怪可爱的,但是,不仅仅是兴趣吧,更重要的是,我们爱她吧。
交朋友当然是从共同兴趣开始的,但是交了十年朋友,还说我们之间只是有兴趣,那么友情呢?
谈恋爱当然也是从兴趣开始的,谈喜欢的话题,但是恋爱十年后,结婚后,还是说,我对你感兴趣,不觉得怪怪的吗?爱呢?
去孝顺父母,难道是因为感兴趣就去做,不感兴趣就不去做吗?
地震中的母亲弓起身子保护身体下面的小孩,难道是因为感兴趣,有意思才去做的吗?
我们活在世间,不仅因为饿了想要吃饭,不仅仅因为痛了所以想要解脱,不仅仅是因为感兴趣所以投入,
我们还有情,我们还有爱,但正是因为这爱与情的羁绊,我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假如欲望就是饿了就要吃饭,明明白白,有什么好说的,
假如痛苦就是因为难受所以想要解除,不得不做,有什么好说的,
假如兴趣就是因为喜欢,你喜欢你就去做,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爱与情,却缠缠绵绵,婉转哀愁,有太多可以说的,
欲说也,却无言,无言也,却有万种风情想要诉说,
古往今来,传唱了许多爱情,
辗转反侧的是爱情,
钟鼓乐之的是爱情,
搔首踟蹰的是爱情,
泣涕涟涟的也是爱情,
白头偕老的是爱情,
老使我怨的也是爱情
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情是总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盼的总是故人的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谁有不渴望知己,
“桃花水深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看,总是有情的羁绊,
问天下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人说不清,我当然也说不清,
情有多少?却有风情万种,有友情,有爱情,有亲情,还可以将这情怀寄托于山川大地,寄托于清风明月,
寄托于过往先贤,寄托于琢磨不定的未来。
若无爱与情在,这生活还奋斗个什么,若无爱与情在,些许追求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啊,正是这爱与情,给予了我们生活以温度,
我们总是想要寻找生活的温度,可是若不在爱与情里面寻找,又在哪里寻找?
我们总说要热爱生活,要有激情,若无情,则何以热爱?
(爱与情,感觉怎么说都说不完,但是只好暂停了。)
6. 义与理
这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吗?
当然,我学乖了,由于数次被自己打脸,我在懂得爱与情后不由得小心翼翼的问:“这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吗?”
我也小心翼翼的回答:“应该是吧。”
直到有一天,我又被一个问题难倒,
一个穷人到一个富人家去行乞,“太太,给点吧”,太太给她拿点食物,这个太太为什么做这个?
欲望,凡欲望者总是得不到实现就越来越强烈,然而这位太太假如一辈子没遇到过乞丐,是不是想帮助乞丐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呢?
一个人落水了,一群人在围观,有的人跳下水把落水的人救上岸了,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们问:“这个人为何会救一个与他无关的人?”
说是欲望是什么什么意思?我想吃红烧肉是欲望,不吃就浑身难受,难倒救人的人有是因为有救人的欲望,一天不救人就浑身难受,
说救人,是因为自己曾经受过的苦,这又感觉不相关,承认,救人者也可能以前被人救,所以报答别人,但是我们无任何道理去认为救人者一定要有心理阴影,一定要是个自卑者是个孤独者,一定要过去受过伤,才能救人,这说不通,完全是胡扯。
说救人是兴趣,和说救人是欲望差不多,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跳水救人却并不是救人者的天职,也没有救人者会说:“因为我喜欢这个”
那救人是因为爱与情?也说不通,救人者和被救者又不认识,哪里又什么爱与情,若说是恻隐之情,为何他去救人了,而旁人没有?
很不能理解不是吗?一个人做了好事,我们却并不能知道他为何做好事,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我们站得层次太低了,
稍微上升一个层次,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因为“义理”如此。
义与理当然是儒家的说法,道家说道,道德家说道德,信宗教的人说信仰,
当然,我还是比较采用“义与理”的说法,说信念如此,而不说信仰如此。
“意映卿卿如晤”,这篇让我们感人至深的文章,却是一个丈夫给妻子的分别信,爱情美不美好,谁不爱爱情的缠绵?但是有人却抛去了这爱情的缠绵,为的是什么?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却没什么不能理解,因为从来如此,由来如此。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是令人可怕的事情,但是为了更高的追求,死却成了小事。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生与自由是令人向往的事情,但若生而弃义,却不活也罢。
义不受辱,义无再辱,这个民族有的是重节气的,重义的人(自然也有许多贪生怕死之辈)。
谈义与理,当然不一定是要谈生与死,但死生事大,唯独因为在死生这种大事上,我们才特别理解义与理的存在。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之所以出手相助,当然不是什么欲望,兴趣,爱与情,只是因为见到了不平,见到不平,自然要出手帮助,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说的一点没错,城市的小资坐在咖啡馆里过上精致的生活,想不起什么义来,你看我讨论如此之多,我要是遇到什么危险恐怕也是先跑掉,怕摊上什么事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文的魔力再一次的体现。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总有些情怀却超越感情之上。
最后祭起一番大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民主什么的不懂,但是富强谁不希望,公正与平等谁不渴望,依法治国谁不渴望
和谐不和谐也不懂,但是总希望自己是文明的,周围的人也是文明的,能够自由的做些自己的事情,
爱国不爱国,友善不友善,那要看什么国家,那要看对什么人,但诚信是必须的,敬业是基本的自我要求。
义与理当然不仅仅指这么多,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世间为什么又要有大学?
为什么要有物理,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
因为,我们本就有求真知的渴望。
我们依据自己的经历,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想,我们从书中学会道理,
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行,本就透漏着这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所谓理解,所谓恍然大悟,悟的不都是理吗?
无理,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义与理,也是人本真的追求罢了。
十一:
不想做而做了
与
没做
在第十章我们提到,我们不但有想做的事,还有不想的做,我们还有不做的事,
与想做的事相反的不是“不想做的事”,而是无聊,以后会讨论更多的概念,“不”与“无”是明显不同的。
不想做的事,无聊(没有想做也没有不想做),想做的事,本就是三个方面。
11.1 我们不想做,而做了的事情。
我们所做的事情中,除了属于“无聊,欲望,解除挂碍,兴趣,爱与情,义与理”的之外,还有我们明明白白不喜欢的而不得不去做的,
老板安排个任务,不喜欢啊,但是还是去做了,为什么去做呢?
我无处可安放,可以安放在“解除挂碍”级别里,我们只是需要一点钱,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所以拿人钱财,替人办事,也没什么好说的。
还可以安放在“义与理”级别,虽然,无兴趣,也并不热爱它,但是有份责任在,不得不为而。
你是个运维,半夜被电话吵醒,五分钟上线,没办法,谁让你是运维呢?
你是个保安,半夜还要出去巡逻,没办法,谁让你承担一方安全呢?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没办法,谁让你是一家之主呢?你不把这个家扛起来,谁把这个家扛起来?
但是,我并不想再上升一个层级,说“法与责,利与益”,没必要,总还有分“爱与情,义与理”在里头,总还有份“乐趣”在里头,
老吴在工地那么辛苦,总还是为了孩子,也并非想做要建设美丽北京,或者美丽上海,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好好上学,
我辛辛苦苦挣钱,也算是为了补贴家用,
若无“乐趣”在里头,若无这份“爱与情,义与理”的牵挂在里面,总要大喊一声:“去球,老子不干了。”
所谓“利益动人心”,总还是因为利益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若钱既不能用来吃饭,又不能用来打车,不能用来买房子,不能用来买心爱之物,那么挣钱干什么?
11.2 我们不去做的事情。
我们做的事情里面,有不想做的事情,我们却也有不去做的事情。
11.2.1 不想做
不想做,当然是不去做的第一个原因,不想做,又没什么特别理由去做,为什么要去做,
为了锻炼身体,可以去跑步,但是我本不想跑步,我身体健康的很,医生有没嘱咐我要多跑步,那么我为什么要多跑步?
周末去天桥底下摆个摊如何,天那么热,有时候下雨,我才不去嘞,我就好好读书就够了。
11.2.2 没想到去做
没想到的去做,当然也是一个原因,就像我们现在喜欢拍大腿说道:“哎呀,忘了大学时考驾照了,那时候驾照多便宜”(却忘了自己根本没钱),
有时候没做一些事情,就是原因很简单,没想起来,假如当时想起来了,肯定就去做了。
11.2.3 没能力去做
想做而没有去做,这也是构成我们人生痛苦的一大根源,不去做的一个大的原因,是没能力去做,想当然是想的,但却没能力,我想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不举例子了。
11.2.4 违背法律
不去做的一个原因当然是做了违背法律,我们未必清晰的知道违背了那条法律,我们只是感觉到这样做违法,会受到指责,就自然而然的不去做了,有时候甚至不去想了,所以法律的威慑力,还是有点用的。
(但是社会上,偷窃,抢劫,强奸,杀人的事情依旧如此之多)
11.2.5 违背义理
所谓的违背义理,就是违背自己内心的准则,有些人自我内心要求颇高,因为不想浪费时间,要做更重要的事,所以拼命学习,连B站都不上。
问他们,他们就说:“浪费时间啊,生命那么美好,时间那么有限,要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啊。”
我当然并不是这样的人,但是我想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很拼命的人的例子。
但有时候,信念是否禁锢了我们?道德是否绑架了我们?
因信念在,不得不去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
因信念在,不去做自己想做之事。
但是信念毕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好处,它使我们更加坚韧不拔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也防止我们去做一些傻事,丑事,所以信念其实对我们挺有帮助。
十二:总结
绝对没想到这篇文章能写到十二章,回顾一下本文到底讲了什么。
前九章基本上就讲了一件事情:“生活的经历造就了我们想要的东西”,
当然主要是拿“欲望”和“渴望不痛苦”来举例,中间还批判了一下“回到最初的自己”的这种说法,用我自己的说法就是:
“我们都会成长,我们都会长大,我们旧的欲望还没有实现,生活的经历又赋予了我们新的欲望,生活还会给我们担子,教会我们要承担责任,自那时起,我们想要的早已不同,因为我们的承担的责任已不同。
生命这条流动的河流,自从其源头出发,一路夹杂泥沙俱下,早已不复纯真,也不可能退回纯真。”
就放任现在的需求不管,去追求纯真自我吗?这多不负责任啊,况且现在的梦想就不是梦想吗?
第十章,更加广阔的阐述了,我们所做的事到底都有哪些因素驱动,写到义与理的时候,
突然有所明悟:“若人活着而不追求理解,我又何必写这篇文章?”
但既然写这篇文章,既然开始梳理自己的思考,既然开始讲述道理,就是说义与理本就是人生的追求之一也。
大概在写到“爱与情”的时候,突然想到马斯洛,突然看到自己梳理的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暗合,
感觉自己太屌了,真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好牛逼啊!
(问君何不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所谓的“欲望级”,不就是生理需求吗?饿了,渴了,性欲,本就是生理需求啊。
所谓的“解除挂碍级”,不就是安全感的需求吗?总因为受过伤痛,总因为还是活的不安,所以想拼命的追求点什么,最深的伤痛造成了我们最强烈的追求。
所谓的“爱与情”,不也是和社交的需求暗合吗?我们总是牵挂着什么,爱着什么。
所谓的“义与理”,不也是和自我实现需求相合吗?所谓舍生取义,不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吗?
当然也并非处处想和,比如“兴趣级”到可以和“尊重需求”相合,总因为一个人二十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而赢得我们的尊重,想把飞机飞起来,《飞》中我们也因主人公一直坚持梦想而感动,我们也因飞机最终能飞向蓝天而喜悦。但“兴趣级”看起来也和“自我实现”相连,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是一种自我实现。
但是我们一定要追求相连吗?
我们在讨论欲望时,我们讨论我们怎么因为“饿”而学会吃的时候,我们想过这是所谓的“生理需求”吗?
我们在讨论那些伤痛造就我们特别渴望的东西的时候,破落的房子,人生的不如意,因而特别努力,我们想到过所谓的“安全感的需求”了吗?
我们在说我们本就有所喜欢,喜欢弹琴,喜欢唱歌,喜欢说相声,喜欢这个,我们想到了“尊重需求”或“自我实现需求”了吗?
当我们说道我们辗转反侧,当我们说道我们泣涕涟涟,当我们说道白头偕老的誓言,我们想到了说这是“社交需求”了吗?我们爱着,我们恨着,我们挂念着,又岂是冰冷的“社交需求”四个字能概括的呢?
当我们说到舍生取义,当我们说到路见不平一声吼,但一个人毫不犹豫的跳水救人,把自己的安全置之身后,我们又何尝是在谈论“自我实现需求”呢?
我们本无意谈论马斯洛需求,但是最后我们却发现我们谈论的和马斯洛需求暗合,我们应当理所应当的高兴,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这些需求层次,才能说“我们理解了马斯洛需求层次。”
是的,所谓的理解,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必须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思考,从看似不相关的角度,得出一个相通的结论,我们说你理解了。
你不但理解了,你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解读,这是更深意义上的理解吧。
尤其是对我而言,一个渴望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渴望有自己的生活见解的人,最终得出相似的结论,实在是莫名的欣喜啊。
并不是一个人所知道理的多少使他丰富,我们也无法通过对“幸福”的“感悟”,“更深的理解”,“反思”来获得幸福。(是的,这是我读书最大的的收获)
我们通过弹琴学会弹琴,
通过行正义之事学会正义,
通过做快乐的事而快乐,
通过过幸福的生活而获得幸福(这里我更好的理解了@黄德玉 所说的“经营”的概念)。
我们还是在做事,生活中不独有思考与读书, 还有洗脸刷牙,做菜,做饭,刷过,还有耕田拔草,还有上班下班,我们人生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做事,一个人所做的事使他充盈,支持他站立,这里不是说思想(道德,性格。。。)不重要,而是说思想(道德,性格。。。)其实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而是被感受到的,通过和生存和劳作的直接性感受到的。
在实践活动中,人的整个生存包括他的思想,性格,跟他的做事结合在一起。 我们在成长和为事的过程中变得具体,正是一个人所做之事使他成为了他自己。
我们想一想『生活的经历造就了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本意,
无论是无聊,总要房间里有个电视才能无聊到看一下午电视,
或是欲望,总是看到了远方的美食,想着有天我也要吃一吃。
又或者经历赋予我们的伤痛,
也总是听到别人唱歌好听,想要自己唱歌,迟到别人做饭好吃,所以自己也想学做饭,
我们的爱与情也总是在周围的事物上,我们的伤感,也总是联系着所爱的人,
我们不会在没有人掉到河里的时候,就一直呆在河边想要救人,
总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若没见,不会一声吼,若路见太平,也没必要一声吼,
总是看到圣人讲述了某个道理,才会接受这个道理,或反驳这个道理。
无论想也罢,不想也罢,欲望也罢,痛楚也罢,兴趣也罢,爱与情也罢,义与理也罢,总是我们经历过的事物,牵挂着我们,赋予我们梦想,给予我们以意义。
最终用一句话结束本文吧:
我们并不是先有了了个与自己现实无关的理想,然后再面对一个与理想无关的现实,我们生长在相当具体的现实里,理想一开始就是在这个现实里呈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