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进行的课改是尝试让学生当老师,自己的三个班和代课的一个班都进行,有这样几点体会:
1.平日老师讲课方式、习惯和累积的锻炼、培养,在学生讲课时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代课班的学生从知识网络的构建到知识点的解读与表达,与自己带的学生有一定差距。例如我学生讲课时,想法举例说明观点,或用判断对错来辨明观点,代课班的学生一是知识网络构建不清晰,二是找不准我让他所讲的知识点的范围,三是讲的时候少有师生互动,主要靠自己。在学生当老师时,能看到老师讲课的影子,初始的教育是模仿。
2.让学生当老师,是否需要提前老师参与,和准备讲课的学生一同议课、研课、磨课?
觉得没必要,既然想锻炼、提高学生,那就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与经验去讲。缺陷和不足属于正常,不是展示课,而是共进课。让学生参与评论,把讲和评结合起来效果应该会更好。今天上课尝试和实施。
3.让一个学生讲整堂课,量还是有点大,按照知识点分块进行,程序是:每一个知识点学生自主备课(10分钟)——讲5分钟——评5分钟。有些慢,可以把学生备课时间放在课前准备。
4.学生讲课,另课堂更加多样,会自己发现问题,大家合力解决问题,学生们很配合。
【补录昨天的教学后记】
今天上午在5、6班课继续尝试。都是当堂准备15分钟,然后学生开始主讲。感受如下:
1.学生爱讲,热情高,思维活跃。
2.学生自己能够围绕自己的困惑点浓墨重彩,借助合力解决问题,实在不懂就提问我,如对“哲学意义上价值概括性和普遍性”的理解。
3.老师讲课容易忽视的细节,学生不放过,如“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对“人”的理解。
4.学生讲课,全班同学的思维都比老师讲课兴奋,如对“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的举例,下面同学的例子浅显又恰当。大家都很开心,讲的精彩处掌声响起。
5.启发:不可小视学生的能力,他们的心在课堂,课堂才有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