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微淡远
一直想写写这个男孩,与他的交集源于一篇故事。
两个月前的某一天,记得是个晌午。我随意地翻着朋友圈,手机顶部突然跳出一条好友申请的信息,申请的内容很特别:“喜欢你的故事。”我顿了几秒,迅速开动脑筋,搜索着是哪一篇故事感动了这个陌生人。我很想知道答案,与其说是好奇心,不如说是这个暖心的理由打动了我。就这样,好友列表里添加了一位叫“灏”的文友。(为保护隐私,文中均用化名)
后来有过简单的交流,得知他就读西北一所大学,是个很文艺的理科生。而他喜欢的文章则是不久前我在《读者》公众号发表的一篇小文《木匠叔叔》。其实这篇文章叙述的是我小时候的经历,六、七十年代的故事对于一个九零后的孩子还是有年代感的。起初,我并不理解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喜欢这类文字。年龄的差距让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纯属冲动地误撞,今后的沟通注定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他还想听听其他故事的心愿,被我搁浅了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这个爱听故事的男孩在后来的日子,用他积累的知识、沉稳的思维证明了我对年轻人一贯浮躁的判断有失偏颇。
这是个特别的孩子,总体来说他的性格是静默的,爱好阅读且范围相当宽泛,我经常会在讨论某个话题之后,去寻找他引经据典的出处,自叹不如。周末,当别的同学都沉溺游戏的拼杀冲关,他却钻在图书馆,为寻到一本好书欣喜若狂;当别的同学追明星谈偶像时,他却寻思着校园里的花儿叫啥名有啥典故;当别的同学懒懒散散、虚掷光阴时,他却不忘初心、修学储能......我想,这种特别应该源于他的求知欲相当强烈。因为故事的积累,他的内心比同龄人更加充实丰富。
这让我想起儿时的自己,屁颠屁颠围着下班的父亲,缠着他给我讲故事,直到掏空了保存在脑海里的所有故事。父亲开始胡编乱造,我仍是不依不饶,眼巴巴地期待从父亲的嘴里能听到更多的奇闻异事,最后倾尽全力也要装进记忆的谷仓。我也曾是爱听故事的孩子,这个共同点让无从跨越的差距有了微妙的变化。好奇是寻求知识的动力,而爱听故事则是通往妙趣的途径。
如今这个男孩已经开始用写故事的方式回忆过往,探究未来。在他的日志里有很多打动人心的篇章,最真挚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我与祖母》这篇文中,篇幅很长,内容很详,以至于我不得不编辑成文档模式反复阅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尽可能地想勾勒出这位以善为本的老祖母更清晰的模样。因为我从字里行间捕捉到,这位用讲故事唱童谣育儿的智慧老人,应该是对这个孩子的成长影响最深远的。男孩说:“小时候的记忆是模糊的。”而我却透过文字真真切切地瞧见一个穿着贴身肚兜、光着脚丫、吮着大拇指,整天粘着祖母,嚷着要糖要枣的馋娃娃;我还看到跟着祖母学擀面做饭,帮着祖母用石墙磨露露罐子,周末从学校回来,不忘给祖母带上一碗清淡牛肉面的孝顺的少年郎;在文中的结尾,我更加清晰地望到一个背起行囊,揣着梦想,踏着时间的脊背走出大山,不畏前路艰难的求学的年轻人......。
在另一个世界里,老祖母一定未曾想过,这个伴她时间最长的孙儿用几万个方块字垒起一座坚不可摧的记忆的城堡。老祖母也不曾想过当年那个白天偷铜钱玩儿,晚上被恶梦惊醒的天真男孩,今天正用撰写故事的特殊方式虔诚地缅怀最亲近的人。
坦白地说,在这个“快餐”模式充斥的年代,能安静地听故事的年轻人愈来愈少。因为这一点,我很欣赏这个叫“灏”的男孩。虽然只是通过网络交流,我却被他身上的闪光点感染,比如孝顺,比如自律,比如阅读,比如热爱大自然......通过故事,我们能窥见别人的人生,也从中遇到类似的自己,通过故事能解开心中的困惑,所有的混沌都渐渐明朗起来。
这一生,见过的人有限,走过的路有限,而故事里的世界却是无限的。这个爱听故事的男孩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我希望女儿也成为爱听故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