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从父母的妥协开始。
两年前,我如愿嫁给了生命中最爱的男人,张先生。
我们的婚礼在张先生的家乡,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城市举行。那天,我坐在化妆桌前,心里忐忑不安。我很害怕,因为张先生可能是婚礼现场我唯一熟悉的人......
春节的时候,我带着张先生回老家见父母。张先生外表帅气,性格又好,我以为,父母会对这个我认定的男人很满意。
但是,现实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听说张先生来自几千里外的小城,父亲的脸一下就黑了。他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一句话也不说。母亲则一言不发地在厨房准备晚饭。
吃饭的时候,我怯懦地表明了这次回来的意图:拿户口本,然后和张先生登记结婚。他们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地吃饭。
那时,我的眼里只有爱情,没有其他。他们对张先生的态度,让我很生气。第二天,张先生回去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没有吃饭。
傍晚的时候,我出来喝水,父亲把户口本递给我:“我和你妈再也不管你了,爱嫁谁嫁给谁去,别把自己饿死了!”
那一刻,我的心触动了一下。一天不吃不喝,折腾的是自己,心疼的却是父母。
......
我和张先生的婚礼,在年后举行。定好日期后,我打电话给家里,父亲说,奶奶住院了,我和你妈抽不开身。那一刻,从未有过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最终,在这场与父母的“赌局”里,我还是赢了。
他们不远千里出现在婚礼现场。我抱着母亲,顾不上妆容,顾不上形象,一边哭一边说:“你们不是说不来了吗?”
母亲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我们不想错过,你最好看的样子”。
远嫁,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以为,现在交通便利,可以来去自如,哪怕父母生病,我也能立马赶回去。可事实上,我还是太高估自己、太高估现实。
结婚后的第二年夏天,表姐发微信跟我说,母亲因为腿摔伤住院了,“他们本来是想瞒着你,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
那天晚上,和母亲通过电话后,我一个人躲在阳台哭了好久。我好自责:因为在亲情和遥远的爱情之间,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爱情,然后硬生生地将自己和父母“隔离”,越来越远。
人的本性里,就是有着无法祛除的惰性。至今为止,我才回家看过父母一次。我不断地质问自己:当初选择远嫁,是不是真的太自私了?
第二天,张先生立刻订票陪我回老家。当我看到母亲腿上细长的伤口,以及父亲脸上从未有过的憔悴,眼泪又不自觉地流下来。
在医院照顾母亲一周后,我和张先生准备返程。临走的时候,母亲拉着我说:人老了不争气,害你们瞎折腾。
或许,父母是最无私的典范。他们从来都不舍得,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远嫁后,父母成了我最大的亏欠。这一点,是我以前不曾考虑到的。
回家后的第二天,我接到父亲的电话,他说:你刚一走,你妈就想你了,有时间多回家看看。我说:好。
那时,我才深刻地懂得,为什么有人说远嫁的女儿,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因为风筝已飘远了,线还紧紧被攥在父母的手中,那根没有终点的线,仍然是父母最大的牵挂,是永久的惦念。
远嫁后,我一边带着对父母的亏欠,一边强忍着委屈。
那是生完孩子后的一年冬天,张先生出差了。夜晚,小孩突然感冒发高烧。我摸着孩子滚烫的身体,瞬间急坏了。
我背着孩子,站在公寓外的马路边,顾不上冻红的双手,疯狂地招手拦的士。如果父母在,或许,我不会这么无助。
医院里,孩子在病房看诊。我急忙提着水壶去走廊尽头的开水间接热水。回到病房后,医生已经给孩子挂好吊瓶,正准备离开。
他望了我一眼,然后说:孩子没什么事了,倒是你的手,得好好暖暖。那一刻,我望着自己通红的双手,有点想哭、也有点想家。
我拨通父母的电话,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父母听着我的声音,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我说:我挺好的,只是很想你们。
远嫁后,我学会说谎了。
有人说:远嫁,是对父母最大的残忍;而过得好,或许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
是的,我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哪怕难一点,苦一点。因为,这可能是我唯一能尽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