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给予宝宝恰当的反馈。可怕的2岁来临,随着小孩子自主意识的萌发,各种敏感期也逐渐到来,行为上也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总的来说包容也好,教育也好,引导也好,需要把握合适的度。面对她的种种行为,不批判,不论断,接纳她的一切,成为了我最近一直在修炼的功课。
情景一:给宝宝买了卡通的小便盆,她看到很Q的造型,特别想要试试,妈妈耐心的告诉她怎样使用,训练她自己小便。刚开始特别好,一小便就会叫妈妈,并且要指着便盆过去试试。有一次,宝宝想要自己过去的时候,还没到,就尿到了裤子上。第二次,宝宝脱裤子的时候,尿到了裤子上,然后又有了第三次,直接看着便盆就尿了。裤子都湿了,奶奶开始叹气,跟小孩说,你怎么会尿又忘了,下次要提前去,耐心教了几遍后,发现还是很频繁的会尿到裤子上,而且越说越尿。后来宝宝直接就尿后笑嘻嘻的说,尿啦,尿啦,奶奶换裤子。
发现问题后,仔细复盘了过程,发现,奶奶的反应比较着急,一来觉得好不容故意学会的技能怎么突然就不会了,叨叨一下,二来,觉得小孩子尿了,她又要重新换洗,受累不起开始带了责怪的语气。小孩子特别灵,她知道这样的反馈中带着什么,专门开始作对了。
后来换了种方式。认识到小孩尿裤子很正常,到五六岁都有可能会发生,现在这么小,再正常不过。接纳她会出现这样状况的现实,尽量不要当面说她,包括跟家人谈论,也不要提,就教他裤子换了就好,移开尿湿的地方,告诉她会滑倒,裤子尿湿了穿在身上会难受。让宝宝意识到,这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拿来当为谈资。相信她能做好就行。
如此几次,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偶尔兴奋尿湿了裤子,也不会出现反弹了。
情急二:宝宝吃饭让人超级着急,爷爷喂,奶奶哄,爸爸训,妈妈批。小孩子立马识别了家里的两级战场,爸爸妈妈在的时候一个样,爷爷奶奶在的时候一个样。带出去一个样,在家里一个样。很是头疼。有时候好不容易自己尝试吃了一口,看到后,赶紧鼓励,眼巴巴的希望她自己能再多吃两口,没想到还没坚持两下,就又恢复到原样,不吃了,要玩,各种摆弄。惹得奶奶生气后,又担心她饿肚子,反过来又哄着喂。几乎吃饭成了家里最耗时间的事。
问题:吃饭是一个人的本能,过分急切的关注都给孩子传递了相应的压力,小孩子好玩,喜欢和打人对着干,不断的挑战你,惹生气了又以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试探的是你到底有多爱她。她知道自己不吃饭带来的结果就是,爷爷会加倍的哄她,各种方式喂她。她也知道,她不吃,爸爸的严厉教育下,她的哭闹会让妈妈心软。
分析:不管是哪种方式,其实都是过分担忧造成的结果。爸爸妈妈希望的是她能自己吃饭,早点养成习惯。爷爷奶奶希望的她能按时按分量吃饭,养好身体。但是都忽略当下宝宝的状态,她还不饿,不喜欢吃现有的食物,她希望妈妈多陪陪她,对她好些。
带她出去吃饭的时候,她能自己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很好奇的尝试着各种方式,自己吃完。大部分原因应该是没有太管束她,充分给予她发挥的空间,对不可以的东西,没有过分的强调,讲明白厉害关系,她自己做出的选择。
心态平和的对待这样的情况,尊重孩子的选择,需要喂,还是自己吃饭,客观的鼓励会自己吃饭的优点。并且接受她慢慢成长的过程。过分的担忧或者过分的希望都会不自觉的映射到行为中,导致用力过度,让孩子有所察觉。这么大的小孩子其实很聪明,知道好坏。
情景三:宝宝很喜欢跳舞,一听到音乐就会不自觉的移动步伐,手指还很灵巧的翻来复去,自然得到大人们的夸奖。更有甚者,带出去到朋友家玩的时候,说到这个跳舞和音乐,爸爸妈妈都喜欢夸夸,引以为豪,爷爷奶奶见人也会让宝宝表演表演,得到对方的认可。但是,家里来了人,宝宝就会迫不及待的演绎一下她学会的舞蹈,大家看了都夸宝宝好棒。有一次,在大家的呵护下, 稍微没有顺她的意,宝宝便发脾气,开始了大哭,撒娇,耍赖。
分析:在朋友面前拿宝宝当炫耀的资本,本身是满足自我虚荣心的一种方式,这种过度渲染的气氛,夸大表现的方式,给了宝宝一种不恰当的引导。认为在别人面前表现就会得到相应的鼓励,认可。给予正确客观的反馈,才能让保护宝宝的爱好。有时候也会发现过分鼓励后,宝宝变不再继续跳了,好像是我已经达到你们的认可,就可以不用再继续做了。
细心的发掘宝宝的天赋是好的,但是细想,站在宝宝发展的角度,这不过天性中,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看到她的爱好,并且站在她的角度,呵护她的爱好,让其发展,正确恰当的反馈是非常有必要的。别再为了大人的虚荣心而把她快乐的行为当成消耗,倒不如和宝宝一起跳舞,增加亲子互动,让她知道,跳舞就是开开心心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