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总把《烛光里的微笑》和《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串在一起。后来才弄清前者是一部电影,且讲的是慈祥的老师。相同之处,可能是后者也是电影插曲,两者拍摄年代相近,前后仅差四年;而《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讲的也是如妈妈般慈祥的老师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部国产影片,它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的儿童故事片。在我童年的每年教师节,应该是电视荧屏的必播影片。没有在今年教师节写这篇文,因当时并没有太多感触。如今家长都对节日送礼颇有微词,我也没有找到好的视角去谈教师节,于是作罢。
但今早起来,在厨房洗碗时,有个旋律又掠过我的脑海。许是因为风轻云淡,十月的小阳春又重回人间。
“小树问蓝天,我何时才能长大;蓝天笑吟吟,它轻轻来回答。不怕风沙,不怕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我哼唱着,再次想起这部影片。
这是《烛》片中的主旋律,在影片中以和声、交响乐、主角清唱等不同音乐形式反复出现。
好多年不看了。记得上次完整看过,是在小学六年级时期。那时,感性的我才结束表情冷漠期。代入学生的角色,转又代入老师的角色,感动涕零。
我一把把抹眼泪鼻涕,外婆看见了不理解,非说戏都是假的,有什么好哭。我伤心得无力反驳,被世上有如此的好老师震撼的呵!
2
影片故事很简单。描写的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棚户区潘家弄小学内,体弱多病的女老师王双铃总是接差班乱班,兢兢业业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辛勤耕耘。
她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以感人的人格力量教育和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王老师新接了一个放牛班,班里有数位非常典型而特殊的学生。老师通过家访和持续感化,温暖了全班学生,使这个班的学生成绩很快得到提升。然而在一次郊游爬山活动中,她却因太劳累而病逝。
那个被车祸压断腿还立志要踢足球的男生,那个家里贫困却一心念书的女生,大家想起老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牺牲或是感人举动,在老师丈夫大刘的陪伴下,自发在课堂里为王老师点起蜡烛,送班主任最后一程。
3
影片歌颂了人民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故事是很程式化,很老套。在那个一切讲奉献的年代,影片就是这么毫无新意。
可因为地域关系和年代贴近(故事里提到的弄堂等环境、背景里的沪剧,摆摊售烟等生活细节),加上小演员和老师默契无间的配合下,真挚情感的确令人潸然泪下。
回忆几个催泪片段:
1.颇具挑战意识的路明俨然是班里男孩中的“领袖人物”。他在爱好足球的父亲指导下进行着路边艰苦的足球训练,王老师放学后来看他练球;
路明母亲,一名读书不多的纺织女工,因儿子的腿被进入学校的卡车轧断,找到王老师家哭骂大闹,大刘为此对王老师发了一通火,而她独自在路明昔日练球的立交桥下哭泣;
王老师为了鼓励路明振作,拜托路明崇拜的足球名将刘海光写信给孩子;路明终于下定决心,在腿伤还未痊愈时,坚持和同学们一起爬山。
2.李小朋出身在缺少文化教养的暴发户家庭,因为父母总是搓麻将,已学会很多江湖术语,作业却没地方没时间做,只好付钱请同学做;
小朋父母因贩卖黄带被逮捕,而同学因此讥讽他。王老师怕他逃学被坏人利用走歧途,把他领回了自己家中同住,丈夫大刘默默接受了;
小朋因被父亲狐朋狗友威胁,私自拿走王老师家50块钱。被大刘斥责,小朋有口难言愤然离去,王老师追赶时才说出真相,老师却心脏病发入院;大家责怪小朋害老师住院,决定去医院探望王老师。老师夫妇却想着小朋的生日,还为他点播了祝福歌曲……
3.周丽萍母女从新疆跟着父亲来上海,却遭父亲抛弃。丽萍母亲身体不好,靠糊纸盒计件度日。丽萍懂事,为了减轻母亲生活负担,几乎承揽了全部家务,因此上课总迟到,经常被同学嘲笑,还被起绰号。自卑的她抬不起头;
丽萍母亲催促丽萍做家务,丽萍心念读书不肯做,丽萍母亲一时气不过,将女儿本子撕碎;丽萍因不堪忍受母亲的打骂和不理解,离家出走,心里还念着对王老师的愧疚;
王老师夫妇帮着丽萍母亲顶风冒雨连夜寻找女儿,母女二人深受感动;班里同学为帮助丽萍腾出时间学习,自发来到丽萍家中帮忙打扫,丽萍母亲看到顺路家访的王老师,感慨她教了一班好学生;
因为老师同学的关心,周丽萍成绩进步得快,大家为她鼓掌,而老师则送了她一个新书包做鼓励。
4.王老师带着同学们郊游去看海的时候,为了使腿伤未愈的路明不掉队,王老师与他进行爬山比赛。过度的劳累使她再次发病,靠在山石上永远闭上了双眼。
4
片中四度出现了“烛光”,呼应主题。
第一次是王老师家访回家时,丈夫大刘正燃起蜡烛等待着。原来王老师忘了自己的40大寿。大刘一直为妻子的身体健康非常担忧。王老师非常喜欢烛光,夫妇两人就在烛光下深情相对。
第二次是小朋第一晚住在王老师家,结果遇上停电。老师拿出蜡烛,让他继续做作业。
第三次就是同学去给王老师探病,学生们送上签名船模,寓意“老师快点康复,带我们去远航”,恰逢小朋11岁生日,大刘点上生日蜡烛让小朋赶紧吹灭。小朋却说出王老师喜欢烛光,众人沉浸在温馨氛围中……
最后就是结尾,孩子们满怀悲痛,自发在班里举行了追悼会。一个个拿着蜡烛,放在讲台做成的临时灵台前,在王老师生前最喜欢的烛光里,发自内心的呼唤——“妈妈”。
过去都用“红烛”比喻老师,“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回首学生时代,正是因为那么多不带任何偏见关切我、鼓励我、尊重我的选择和决定的老师们,才使我在高考时产生了要考取师范的意愿。
尽管最后与教师梦擦肩,但每次面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时,我就想到《烛光里的微笑》王老师奉献真心待学生的模样。
不管是实习、助教或是志愿者老师,我都愿意以这样优秀的老师为榜样,在有学生的时候“教书育人”,没学生的时候恪尽做人本分。育人在于修身,自身做好了,自然不会教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