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下面一段话,突然觉得特别有感触:
我以前觉得去夜店、纹身、打洞这些很酷,后来发现这些事情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你愿意就能做得到。更酷的应该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读书、赚钱,这种在常人看来很无趣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总会觉得,敢去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敢去染个出挑的发色,就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很多青春小说里描写的乖孩子们羡慕的“叛逆”对象,也无非就是会涂指甲油、会烫头发这种跟普通学生不太一样的事情,好比黎吧啦之于小耳朵,好比七月之于安生。
后来看到明星们在微博上晒的蹦极、滑雪、潜水、骑马、开飞机,这些我们普通人看上去特别炫酷的事情,其实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booking一下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非要再上升一个高度的话,无非也就是挑战了下自我、战胜了自己心里对某种事情的恐惧感(比如恐高、幽闭恐惧症之类的)。
然而真正困难的,是那些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读书,写作,上公开课,跑步,这些随时随地都可以都可以开始、可以进行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因为坚持写作、坚持做PPT、坚持练习思维导图而获得名声和收入的人,都会羡慕不已。
至少我每次看到类似《坚持写作5个月,我出版了3本书》、《写了10万字,我获得了什么改变》、《坚持跑步100天是什么样的体验》这样的标题,总是忍不住点进去看看,尽管自己也知道这类文章的内容其实大同小异,无强调的也就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坚持下去”。
当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什么时候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类似标题的文章,也算是人生道路上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了。
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中说,大部分人之所以没有将一件事情坚持下来,都是因为缺乏做这件事的“刚需”,而缺乏“刚需”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好奇心。
无论是刚需还是好奇心,在现在速成和功利成风的大环境下,都是特别难保证的事情:
媒体上总是宣传房子是“刚需”,有钱是“刚需”,却从来不会宣传读书是刚需、健身是刚需。
而大部分人的好奇心,基本也在小时候被父母的一句“问这么多有什么用”给扼杀了。能够有幸将好奇心保留到成年的,多少也会被周围诸如“做这么多有什么用啊,又不能加工资”、“学这么多有什么用啊,还不是找不到对象”之类的声音所影响。
巴西国宝级名模吉赛尔.邦辰曾经说过,她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神庙来供奉,整整10年都坚持一样的健康食谱,从不吃垃圾食品。
德约科维奇也在拿到温网冠军之后说,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尝一块巧克力,因为他为了训练,已经5年多没尝过巧克力是什么滋味了。
我们总是觉得很多事情只有“有天赋”的人才能做到,即使这个人真的没什么天赋,那也一定是借助了普通人没法获得的外界手段:明星说自己保持身材全靠运动一定是没有说实话,背后肯定是靠了医美手段;能出书的一定是家里很有钱,不需要做其它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会说5国语言的,那肯定是花重金请了私人外教。
其实哪有那么多内部诀窍,无非是老翁卖油:唯手熟尔。想要一天阅读10分钟不难,想要一天背5个单词也不难,真正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炫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