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各位书友再次来到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进行了一场精神之旅,童书友分享了《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的大部分家书,准备很充分,从做人应当持盈保泰懂得日中则昃的道理、无功利读书才是真读书等曾国藩对家人的告诫。
都很有感触,这里想对无功利读书谈点看法。这点几乎引起了各位书友共鸣,主分享童书友,宾书友,戴书友,罗书友都谈到了这个问题,有些觉得不解因为作为取得那么大功业的人居然提倡无目的的读书,有人觉得这样的读书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其实在哪个时代这样的读书方法都是缺乏的。曾国藩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提出,就是因为当时重视应试而轻读书的风气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家人。他才会谆谆教诲,要弟兄姊妹们不要只埋头于科场应用文功夫,更多要读些唐宋八大家散文,《庄子》《史记》《汉书》这些虽然考试不考但却不能不读的书。
中国一直是一个比较世俗化的社会,人们对可见的成功有用的学问更喜欢,对历史和哲学这些表面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学问其实不怎么关心。但其实往往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书却最能塑造一个人的灵魂,培养一个人的情趣和情怀。越是功利的书越远离灵魂,曾国藩深通此中奥妙。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读书打通文史哲,既读《王荆公文集》又读《周易》《庄子》还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他还定了柔日读史,刚日读经的规矩,其实就是把历史和哲学结合起来读。历史和哲学确实很有关联,黑格尔就有著作《历史哲学》。而这些都是跟考试没有什么关系的,曾国藩却一直坚持这么读书。
记得易中天老师就如何读书怎么读书,也曾谈过一个“谋心的读书”。他说我们一般读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谋身,为了谋取学位职称,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读完了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另一种则是无功利读书完全凭兴趣爱好,就是喜欢,这种读书叫“谋心的读书”,第一种需要因为生存,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种,只有第二种读书才能让你享受读书之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喜欢“以成败论英雄”看重结果重于过程的民族,提倡这种读书的精神尤为重要。昨天主分享童书友还谈到了她一位有趣的奶奶,也问她一个问题“孩子你觉得什么财富是别人夺不去的?”她一时语塞,奶奶语重心长的告诉她”是知识”。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他一眼洞穿了我们很多时候一辈子都悟不出的道理,凡是那些看得见的财富都是靠不住的,只有那些眼目所不见容易被人忽视的才是最重要的财富,你的学识你的修养你的人品你的灵魂上的朋友。而我们更多顾及的是那些眼目所见的真金白银房子车子。而这些看得见的财富似乎很可靠是实打实的东东,但这些却也是最无定准的,今天虽然在你手里,但别人也可以从你手中夺去,你也会为了保住它们花费大量心力,所谓患得患失甚至于成为它们的奴隶。整个人被异化,因为赚取物质财富本来是为了开心,它们本来是为你服务的,结果你却被它们控制。这种人的异化是很可怕的,马克思曾经深入的研究过,弗洛姆也在《爱的艺术》里有阐述。《圣经》也教导我们,“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 4:18 和合本)只有那种看不见的财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他人无法夺去的。
我们其实是需要一种信仰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灵魂,让自己内心有一种超越的力量,否则我们就只是像小鸡一样总是埋头于在地上找食物,本来我们是可以像鹰一样翱翔于蓝天。当你有了属天生命,很多时候会更加淡定,也能沉静下来读一些没有用却很有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