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为怀,悲天悯人。
我的记忆、判断或许纯个人,但是关于时代的共鸣是相通的。一个非虚构文章码字者的最佳年龄其实最好从知天命开始——一个混过商场,趟过江湖,再怎么混账的人,经过半个世纪的摔打,也会变得悲天悯人起来。而慈悲为怀是操弄非虚构文字的基本要求。你看锵锵三人行里的梁文道,现在信佛,修禅,布道,悲天悯人,令我敬佩。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然而十八岁凭一篇《天才梦》就岀了名的张爱玲,笔下充满怨气,缺少悲天悯人,她自己的一身好像也不快乐。
码字的时候,时间不是时间,空间也不是空间,头昏脑胀,神魂颠倒,有时进入忘我的境界,家人还以为我脑子坏脱了。有时老婆与我说话,我时常会答非所问,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一个码字者每天坚持很重要,码字是有生命的,就像人终有一死,终有一天会码不下去,所以,在可以码、愿意码时,就尽可能地码吧!写一天是一天,这叫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挪威易卜生的一段话,他说:“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我们大家也应负起责任,我每天码字发表己见也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共鸣。
我也知道这是自作多情,是徒劳的,然而这又有何妨。我没有梁文道们的布道能力,我只能凭自己的记忆,码岀非虚构的文章,力所能及的留下真实的历史,是否悲天悯人,慈悲为怀只能留给后人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