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小时候听奶奶说过,
我标注了一下记忆中奶奶说过的,
大概有小半吧!记忆犹新!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已是白头翁!”
上面这句话,
儿时也听多位长辈感叹过,
如今回想起来,
才体会起长辈们当时的心情!
奶奶说:“读了《增广》会说话,
读了《幼学》会相骂(方言:吵架)”,
可见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当然,这里说的相骂,只是个比喻。
优雅的相骂也是一种辩论,说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强,反应快捷!哈哈!
我发了朋友圈,
刘艳红师姐点评说:“你奶奶好有智慧!”
我回复:“奶奶小时候读过私塾
——请先生在家教书读的那种。
她们兄弟姐妹十人,刚好在家里办了一个班。
后来有几位读了中学,再去省城读大学!
奶奶和她的弟妹们,有好几位当了教师[愉快]”
师姐说:“我还没读过这本书”
我印象中这位师姐读书很多,
是因为在校友群看她谈读过的书,
我觉得很佩服,才认识她的!
不过,我之前也没有读过这本书。
于是回复:“我也没读过,
有位80高龄的数学老师
——揭耀村老师,
微信分享给我一个帖子,并聊起这本书,
让我想起儿时记忆,于是想读一读!
另外,我这两年为练英语,
读了45本英语书,
但越读英语,反而越想读中文经典书!
不知是否是文化基因的防御作用?”
读这本书的缘起还有不少。
去年读《穷查理宝典》,
巴菲特谈到:他很感谢儿时他奶奶的教导。
另外,还有不少名人传记,
也谈到最有价值的力量和习惯,
来自儿时家教!
于是,我也偶尔回想一下我儿时记忆!
的确,儿时我们接受的教导,
有一些看起来是那么简单,
但却是传承多代人的智慧!
常常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我们。
儿时受过的告诫或教育,
潜移默化中决定了:
我们是谁?来自何方?去往何方?
不是吗?
总是感觉这些平实的话语,充满了智慧!
没有说理,也非雄辩!
娓娓道来的如话家常!
能运用自如呢,
便人情练达、世事洞明、
心安理得、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