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在各种建筑里发生着,关联着。每个人都对环境有着无限想象和期待,我们想要改变环境,使自己在其中更加舒适,更好的完成梦想。孩子们更是如此,听他们诉说着对理想学校的向往,看他们为理想学校进行规划,和他们一起构建理想学校的过程,梦想一点点的清晰,一步步的开始......谁知道哪天真的就实现了呢!
构建理想先从发现问题开始
和孩子们(11-13岁之间)聊学校,原本是想引导他们思考,校园的改善和创新。孩子们思路一旦打开,某个话题一发散,那就是无边无际的、天马行空的点子满天飞啊!
从校园建筑开始,又延伸到对老师、对课程、对作业、对同学、对家长、对餐食、对时间等等等等,各种问题的吐槽和想法。
头脑风暴,思维发散,成为了孩子们最活跃的环节之一。便签贴满了桌子,纸笔和嘴巴还是停不下来。
帮他们归纳和整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能够收放有度也很考验老师的功力啊,呵呵~(比给成人的创新工坊难度更高)
我们鼓励且尊重孩子们的任何想法,也建议他们可以在别人的想法之上重新建立想法。创新不代表颠覆,更多时候是在某个基础之上进行改善提升,或换个角度重新定义。
看着孩子们写在便签上的一个个问题,心情其实有点复杂,因为我们没想到他们对于学校、老师和课程,有着比我们想到还要多的问题与心声。
13岁的这位小姐姐,理性又认真,专注力和规划能力都很明显。看到这个特质后,我将归纳整理的任务教给了她。
另一个擅长发散,点子最多的男孩,脑暴后开始研究相机,我就顺便给做个模特。(他有发现美的眼睛,拍的不错吧,嘿嘿)
在限制和现状中进行设计构思
孩子们最期待的构建环节,毛球君拿出了今天的基地底板模型,比例1:200,并给出国家的规范给孩子们参考和讲解,包括跑道的长度和形状,需要对基地的大小有一个初步换算。(好专业的毛球君,这群孩子以后出去,最起码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都有了)
在这个底板上放置了一条河流,基地的形状也做个限制(模拟实际情景),还要参考国家规范。所以别小看这一堂给孩子们的课程,流程都是实战专业级的。
对基地的大小进行初步换算,小姐姐数学真好!咋看咋专业,嘿嘿。
规范上的要求有教学楼,办公楼,还有食堂,操场等基本的功能,结合孩子们最后讨论下来的结果,决定分为教学楼,综合楼以及操场部分,还有一个校园中心广场区域。(在前面讨论阶段,孩子们一致要求取消主课和主课老师,以后课程可以按照不同的兴趣中心或研究中心,所以方案中没有办公楼,综合楼占地面积最大,宿舍建在河流上,景观和环境会比较好)
确定方案后进行人员分配,确定项目经理,各个项目负责人和设计师。(拿到自己希望的区域,很开心呢,要大展身手咯)
材料齐全 准备开工
每次准备课程,最麻烦的就是材料。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就需要尽量多样丰富。
这些孩子对于材料的使用以及模型构建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之前10节课的基础,他们现在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水平,时不时还会玩些小发明。
拿到材料各自进入状态,每个孩子都非常专注。(由此也能看出前面的基础课效果很好,动手能力和执行力都提高很多)。
撒草技术一流的姑娘,正在笑眯眯的整修操场(他们工作起来好开心的样子,为啥在成人脸上很难看到呢,让我深思下...)
精雕细刻的综合实践楼,已见雏形。
教学楼结构看着别有一番意境。
老师就是助手,协助孩子们构建梦想之楼,呵呵~
保持沟通,项目经理了解状况,确保时间和进度。
相互配合,默契十足
理想的校园
每次看到孩子们搭建出来的这些模型都觉得好激动,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是他们想要为自己和同伴创造改变的心意。
在有限的时间内孩子们全情投入,运用自己的常识和知识,融合设计思维,用手思考、用作品表达。
他们运用材料,不断尝试,不断改善;他们调用感官,发挥自己的特质;除了想法的说明,合作沟通上的表达,他们还懂得了用作品说话。
这个过程是非常消耗的,孩子们的思考和工作量,远比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力更大,但他们的投入让整个过程都很充实,且乐此不疲。(超出课程时间,家长等在外面,孩子们都舍不得走,还想要再补充再改善一点)。
创造力是每个人的天性,当你为之努力的事与你息息相关,与你的兴趣切合,你就会自然而然的保持热情、耐力、毅力去学习去专研,去从事创造性活动。所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内在学习动力,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发觉他们的兴趣所在,并提供自由的、可发展的环境去滋养孩子的兴趣,从而转变为爱好,让孩子在这件事或这个行为上感到快乐,满足,有成就感,充满热情,这将成为孩子的内部动机,也是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是支撑孩子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核心。
建筑启蒙+儿童设计思维
我们是来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但我们都是关爱孩子教育和发展的妈妈。我们一直在尝试和探索适合孩子创造力的方式和方法,国外的很多先进理念和环境让人向往,但所有的实践和创新都必须考虑到我们现实所在的环境当中(如同前面做项目设定时也会有很多的局限,我们希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锻炼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找到适合中国家庭,中国孩子,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创造力培养模式,希望身边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课程和培养。
艺术也好、建筑也好、科技智能也好,都只是一种载体或平台,结合设计思维的广义和包容,可以搭载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实践,这正是我们的所想和所做。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为了更多的孩子,在未来能够做更好的自己,是我们的初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