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适宜慢读*******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行动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但最重要的区别是思考能力。
这是个体之间最高层面的差别,因为思考的层次和深度的不同,会触发其他一系列的外在形式的不同。
那如何才能提高深入思考的能力呢?个人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
1)保证充足的睡眠
2)主动拒绝一切资讯类的信息
3)先固化做事套路,再进行优化
4)广泛阅读,重点训练
1
保证充足的睡眠
客官不要笑,高质量的休息真的非常重要。
几年前我在上海一家小公司上班时,光在路上倒公交地铁的时间就差不多有4个小时。
每天几乎都是红着眼睛起床,昏着头工作,不要说深入思考了,有时候连基本的思考我都懒得去做。
即使我想去深入的想问题和规划未来,往往也是力不从心。
人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和普通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具备思考的能力。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人类的大脑占整身体的重量不是很大,但消耗的能量却非常大。
我换成数字做个比方可能更好理解。
如一个150斤的人,大脑的重量是3斤,也就是大脑/体重比是1:50,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和全身消耗的能量比是1:5,也就是说全身20%的能量都被大脑消耗掉了(注:这两个比例不是科学家做实验的真实结果,只是为了理解方便,对具体数据感兴趣者可以再去查询)
所以,思考一定是比较消耗能量的,估计这也是有些人不愿意深入思考的原因吧。
有时候我们感觉很疲惫,什么都不愿去想,其实这就表示身体在有意减少大脑能量的供给。
整个人已经很疲惫了,身体其他器官也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如果此时还不顾一切给大脑大量供应能量,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于是人类就进化出一种本能,减少给大脑的能量供给,让你感觉头昏脑涨,提示你需要休息。
2
主动拒绝一切资讯类的信息
记得互联网刚开始兴起的时候,我们在宿舍里还是拨号上网,很多人都很热衷于看网络上的各种好玩的东西。
但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越来越少的主动去了解这些资讯,不仅仅指新闻,一切单纯描述事实类的信息我都认为是资讯。
余秋雨曾经在公开演讲中说,有一次他主动离开大城市达半年之久,在一个僻静之处专门用来思考和写作,等他再回来时,他问朋友这半年中国都有什么大事发生呢?
朋友想了想,花了十分钟时间描述了这半年来的大事,余秋雨听后很惊讶,说怎么半年时间内发生的大事你十分钟就讲完了,朋友仔细想了又想,说真的就是这些事。
于是他就非常感慨,说暂时离开这个喧嚣的世界是正确的选择,别人花了半年时间了解的这些“大事”,他几分钟就补回来了。
很多人一直在努力和这个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成天关心国家大事,甚至还订阅了各种报纸杂志,搞得看都看不过来。
不过事实很残酷,接受这些资讯是没有什么卵用的。
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是只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而知道永远都不应该成为一个人很自豪的事。
如果谁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定位在比别人早一点知道这个层面上,那么这种定位几乎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
现在信息的传递是呈扁平化的,当你最早知道了某条重大资讯时,基本上一分钟之内所有人都会知道。即使不主动去获取资讯,这些信息也会通过其他渠道快速传递过来。
教育专家早就说了,小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大脑会停止思考,其实成人也一样,要想深入思考,就要从拒绝资讯开始。
3
先固化做事套路,再进行优化
如果你关注了本公众号,会发现我在首页提炼出了一个做事的《五步方法论》,这是我提炼的做事套路,来自我很多经历的归纳总结。
就和科学家搞研究一样,归纳出来的东西永远不代表真理,即使有10000个事实证实了这个归纳结果的正确性,也只是说明它无限接近于真理而已,因为第10001个事件依然具有不确定性。
这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拥有怀疑精神的原因,没有质疑精神就没有科学的真正进步。
同样,要想拥有深入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应该是先归纳出一套东西,然后再拿它去实践,并不断的进行优化,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深入思考的过程。
4
广泛阅读,重点训练
关于思考方面的书市面上有不少,英国的德博诺博士写的《六顶思考帽》就是其中的经典。
另外像《批判性思维》《问题背后的问题》《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错误》《清醒思考的艺术》等等也都是不错的书。
这些书读了之后一般都会引发你的思考,接下来的关键是要将这些思考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持续进行这样的训练,最终就能让这些理念成为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模式,当这样的行为模式形成之后,你就和其他人拉开了差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