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你给孩子穿得太好了。”雅妮的姑妈说。
雅妮在父母的宠爱下,不谙世事。但姑妈语带嗔怪的话,还是引起了她强烈的反感,她感到自尊被冒犯了。当时,雅妮穿着一条猩红色灯芯绒裤子,上衣是浅蓝色的——衣裤全是昨天刚从裁缝铺取回的。姑妈很少来雅妮家,不料这次一来,却刚巧碰上雅妮一反平常,穿戴一身新。
姑妈不愉快,雅妮不愉快,雅妮的妈妈也不愉快。
多年过去,雅妮已经不记得妈妈当时是怎么回复姑妈的,但对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她永生难忘。她不高兴:姑妈自己的女儿们,穿得花枝招展,跟城里孩子一模一样。
姑妈走后,妈妈似乎无意地跟雅妮抱怨道:她家的孩子穿那么好,凭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穿好?又没穿她用她的。
这话让雅妮心里更难受了。
姑妈夫妇都是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的公职人员。他们每个月有固定薪水,可供一家老小无忧无虑地活好吃好穿好玩好,而雅妮的父母是自食其力的农村人,他们在年轻时虽然也曾努力,但终究在关键节点,少了点运气。到了人生的后半段,这种经济上的差距,造成了生活,甚至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就无情地显山露水了。
我能,你不能。因为我有条件,你没条件,至少,你条件还不够成熟。所以,你和我不一样;所以,你不能和我一样。
这是姑妈能够当着雅妮的面,随口就对弟妹说出类似话语来的理由。那一年,雅妮11岁。随后很多年,直到她离开本地外出求学,才搞清楚,穿衣服和姑妈的话,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必然联系。最终,她认为,那是一种短视的优越感,专门用来干涉身边人,给身边人带来不愉快。
PART 2
凤英家属于钱多多的家庭。她的婆婆是一个很能拼的女人,年轻时将生意打理得热火朝天,挣下别墅,也张罗着为一双儿女找到了好的工作前程。家里的生活气氛,圆圆融融,堪称典范。不过,凤英的婆婆寿不长,打拼过度,身体吃不消,后来罹患多种绝症。临了,拿钱换命。一家人揣着几十几百万的钱,走黑市,等脏器资源。货到了,婆婆几次换肝脏换心脏,最后都是像一只碗,被吃饭的人盖上了盖,不适配,又打开,检查,治疗。到最后,就再也没有能够真正盖上,婆婆敞着腔体,以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在痛苦和不甘之中离世。
婆婆在世时,就看上了凤英这个媳妇,一心要儿子赶快娶进门,免得肥水流进了外人田。婆婆没有二话,比对待亲生女儿还要好地,对待凤英。她不但资助了凤英深造,还资助了凤英的哥哥深造。并且,还把凤英独自留在乡里的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在别墅里。
凤英会珍惜,懂生活。婆婆如此大度,只为了同性之间的欣赏,想为儿子娶一个好伴侣。凤英没有二话,嫁给了她原本感觉一般的丈夫。
凤英的姑子是个说一不二的女强人。她看不上凤英,觉得自家的财产被一个来自乡下的村姑瓜分了,她何德何能,还让自己的母亲和弟弟都对她那么好,供女皇一样。在凤英的姑子看来,她唯一的亲弟弟,也忒不争气,婚后不但对凤英这个空有年轻的穷苦乡下婆言听计从,而且将收入双手奉上。
凤英不计较。
凤英读了博士,课余十分轻快地出国,做翻译,做外贸,每个月轻轻松松赚个三四万外快,毫无问题。问题只是,如果她想多挣点,就需要再多用那么一点点的力。但这一切,对于她来说,简直太简单。
凤英的姑子无奈,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每次接过凤英从欧洲带回的洋东西,她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孩子长大了,只得抛弃前嫌,跟凤英套近乎,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凤英学习外语。
凤英说,其实,人活一场,并没有多少需要计较的,这不,当初那么的一个人,现在不还是找上门来?优越感算个屁?处得再高她还不得下到地面来求人?只念着婆婆的好,她得吸取教训,不要太拼命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保住健康,性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