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今有位老师告诉过我,意识流在文学界并不喜闻乐见。她说,这样的文字往往太过破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体裁上也是四不像的样子。
那是高中的时候了,江苏的高考,应试性太强。于是我的文字变成了人格分裂的样子。可以写阅卷老师爱看的标准结构的高分作文,也可以写戴着耳机时的意识流。记载下来,留在便签纸上、草稿本上、日记本上或者是书页试卷的某一角上。
那是一种很美好的过程,是一种自由的记载。一种自我取悦和证实的契合。
包括脑海中闪逝的句子、画面。短小的句子,色彩浓郁。所思所见的构造起一整个庞大的精神世界,这没什么不好。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漫长而无比平凡,沉积在岁月底下。碌碌庸庸。远看一切起伏都在一个固定的邻域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一丝不苟地去记录。凑近了又发现波澜细微又很密集,如果一件一件去仔细描述又太过疲倦。
一辈子太长,我并不想记住每一件事情的始末,我想留下的只是那些让人觉得应该刻画的情感。凭借嗅觉寻着意识流文字的方向就可以闻到当时所有心路的气味,然后完整地重现当初。
这才是纪念。平静,遥远却并不会深邃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