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比较基础,从我入行接触第一个项目到后来遇到第一个大坑,跌倒后总结经验教训从坑里爬起来,再到后来负责多个项目,以及多个项目同时并行,像是小马过河自己摸索,于是我在读这本书时也一边整理自己经验,配合书中的方法也同时将自己的摸索成为自己的方法论。
进入互联网的产品经理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半路出家,没有科班出身;
2.没有标准的能力模型;
3.不断学习都在成长;(第一能力)
早前一本很红的书也让挺多互联网工作者认为产品经理是没有门槛的,但往往没门槛的东西比有门槛的东西更难,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很好,而且“混事”和很好之间,差了好多个太平洋。
养成产品的思路,是为用户做产品而不是为自己做产品:
1.你只代表你自己:永远保持警惕,不要绑架用户需求
2.2%的人是不可理解的:但每个人都有不被理解的一面,你也有可能是2%种的一员,所以不要用偏激的想法绑架大多数人的想法;
3.在给用户做产品而不是给自己做:既然用户不是自己,就该以用户的价值判断为唯一的价值判断
4.你的老板和你一样,他并不是真正的用户(比如马云,他其实从来不用淘宝……)
我们都在说“互联网+”,也许我们都知道了什么是互联网,但加号后面的行业就该是产品经理去学习去了解的领域,百分百的创新在今天的互联网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做的创新都是“微创新”(周鸿祎提出:99%以上的产品和功能都是follow之前的产品,1%的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是一种常态),也别把无知当创意,你以为发现了一块没人开垦过的地,其实早已是被耕耘多年的盐碱地了。所以对于产品经理,不管是1年的还是10年的,不断学习都是第一能力。
1.定义流程和产品
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流程和交互(之前看的蚂蚁金服的书里,支付宝在用户支付流程上做到极致)
2.把用户需求翻译成产品需求
1)讲故事的能力——还原用户场景
2)抽象能力——从场景里抽出核心需求点
3)逻辑能力——归纳和整理
4)沟通能力——换位思考,从技术运用的角度去沟通合理性,也称为同理心
5)文档写作能力——形成能与团队交流的东西,比如PRD,它只是一个翻译工具,让研发明白并按照做,是什么形态不重要,tower直接叙述、或者直接在原型图标注都可以。
3.具备产品运营和规划的视角
1)需求从接受到主动发现:日常运营中的数据中(产品内)、目标用户中(产品内)、合作伙伴中(产品外)发现。
需求最终要回归到产品价值,也是商业价值
2)产品规划:横向的竞争对手的变化、纵向的产品本身的前世今生未来规划。(竞争分析可以参考书《用户体验要素》,这里不详细展开)
3)产品是渠道,沟通用户并提供服务:产品经理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需求池的需求全部消灭,而是做出符合大多数目标用户的产品
4)在产品迭代过程中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化产品)最小能保证速度、核心功能且能够在小版本能快速开发迭代,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快速变化:
1)小版本试错
2)规模化迭代升级
3)快速成长或快速死亡
4)小成本纠错
5)未来的问题未来解决,用未来的方法未来的资源
4.用运营的思维看产品
产品和运营不可分家,都是一样的用户,好产品是迭代出来的,也是运营出来的。
产品经理的假想用户是“17岁少女”,也叫“科技红颜”,她们挑剔、时尚、敏感、“贪婪且懒惰”
如果互联网产品(社交和电商产品最为显著),一款产品火起来,有一群人一开始就喜欢用,他们就是科技红颜(比如小咖秀、抖音、足记、脸萌),这不是偶然,因为她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