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频刷爆朋友圈的《我的前半生》这部剧,讲述的是全职太太子君(马伊琍饰演)发现老公出轨后,被迫离婚,重返职场,完成人生逆袭的故事。整个剧讲述的正室、小三、出轨这样的非常契合当下社会现象而极富冲突性的情节,不得不说很有话题性。看了很多剧评的文章,貌似最主流的观点都是从女性,或者从心理学,婚姻家庭如何经营的视角去点评,无非是教女性如何自立自强,避免婚姻悲剧。这没错,我也赞同。无论走没走进婚姻这座围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自立自强,奋进不息,可以说是当代社会个体生命该持有的积极态度。但是用来作为如何解决婚姻中伴侣出轨的方案,我认为有那么一点不够正中靶心。下面是自己对于出轨这一话题的一点粗浅看法,与诸君分享,也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针对婚姻中出轨尤其是男性出轨这一现象,一味的强调婚姻中的同步成长关系,着重从女性因不思进取而掉队、依赖而非独立型人格导致婚姻关系失衡的层面寻找原因,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在变相地弘扬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弱你就输了!你必须要跟我共同成长,你若跟不上,你变弱了,那对不起,别怨我厌弃你!可是,这个女子,无论她婚后变成什么模样,当初也是你选择的,你们缔结婚姻这种最亲密的同盟关系时,有没有想过它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是神圣的,是需要共同维护和遵守的。别拿环境和自我需求的变化来为自己的私欲和贪婪辩解,也别以爱情的名义去为出轨行为洗白。真正的爱,是放下,成全,等待,守候。而不是索取,破坏,丢弃和不负责任。我也不认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恋能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如初恋般炽烈。但是,在你确定自己真的已经对你的伴侣完全无爱无感,无比厌倦之前,有没有试过沟通,维护,劝导,耐心磨合?当小三出现时,到底是真爱呢,还是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透透气尝尝鲜而已?如果是前者,请果断处理好跟原配的关系,善待原配,做出相应的物质牺牲,很干脆果断地结束这段婚姻关系,再去全身心投入你的新恋情。如果是后者,请及时刹车,回头是岸。一旦出轨,将接受道德、良知上无尽的谴责和罪恶感。对于还有男权遗风的社会环境来说,在女性还处于婚姻关系中相对弱小和被动地位的情况下,我认为从男性层面来找出问题,社会舆论把矛头对准他们,监督和鞭策他们,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或许,才能更有效地挽救趋于脆弱的现代婚姻关系。
当舆论一边倒的仅从女性层面来寻找问题和解决之道,虽然出发点是为女性支招,教会女性如何面对和解决婚姻中遭遇的出轨问题,从而保护自身权益。但这也很有可能会对出轨这一行为释放出宽松和善意。因为大众的焦点不去过多关注出轨这一行为的负面意义,就急需为女性寻找出一条看似无奈但却现实的解决方案。那么对出轨成本已经很低的男性来说,所剩无多的那点负疚感和道德谴责更容易荡然无存。甚至可能会出现这种认知:“你看,我出轨了又怎样,出轨在当下能算多大点事儿啊?再说大家都那么想得开,大度包容,出轨了不就离吗?别人也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不会认为我这个人人品如何糟糕透顶,不会影响我在这个社会如何立足。有什么大不了?”甚至有可能演变出男权观念抬头,认为男性不出轨不多找几个小情人就代表他是人生loser,代表他毫无男性魅力。而我希望看到的是,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全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和认知,让每个人知道出轨就是犯大错,犯大错就必须付出代价,无论是精神、道德还是物质。
在出轨现象大肆横行、屡见不鲜的当代社会,我们的婚姻法,有没有更好的保护女性权益?有没有对出轨方作出严格而分明的约束机制呢?无论是男性出轨还是女性出轨,我们该如何从法律层面去设计才能最大化的增加出轨行为的社会成本,让人们就是想出轨也有所忌惮,以保障婚姻中情感和利益的受损方呢?也许这些才是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不希望女性同胞们在喝了一碗又一碗自立自强的心灵鸡汤后,依然要很无奈的面对,该出轨出轨,该散伙散伙的松散易脆的婚姻关系,依然很无奈的接受很现实很冰冷的婚姻关系。我希望的是这个社会,多一点温情,多一点暖意,因为夫妻关系,是伴随很多人一生的亲密关系,不该掺杂那么多“宫心计”和风险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