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在疫情逐步放缓、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之时,关于疫情得到控制后大家会“报复性消费”的预测屡屡见诸报端。
这类预测主要基于“疫情防控期间消费需求被抑制,等到防控逐步放开后,被抑制的需求和因疫情催生的新需求会形成消费热潮”这样一个假设。然而,随着各地生产生活的节奏逐步恢复,人们发觉想象中的“报复性消费”似乎并没有出现。对照一二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由同比名义下降20.5%回升至下降5%左右”,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进行了这样的预估。环比有不小的增长,可同比仍然是较大的滑坡。
这还只是宏观数据。从热点观察的角度来讲,海底捞”涨价未遂”和美团商户佣金过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背后恰恰是消费不力的有力佐证。如何理解这种情况?
一方面,旅游和电影等依赖线下、人际交流密集的消费暂时还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餐饮以及服饰消费相比于疫情前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最主要的方面,人们的消费欲望较低。
这种低,可以理解为信心不足,也可以看作是是居安思危。据银行业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元左右,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住户存款,可以简单理解为老百姓在银行存的钱,一季度增加6.47万亿,就是说这91天里,平均每天新增了超过700亿的存款。
就目前情况而言,一季度GDP的增速预计较低。在第一财经的调研中,有20位首席经济学家对2020年度GDP增速进行了预测,他们将预期均值由2019年底的5.96%大幅下调至2.87%。而第一季度GDP增速将大幅下滑至负数,预测均值为-6.48%。
就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疫情打破了他们原本的毕业节奏,也使得其中大部分人的就业前景变得更难;与此同时,疫情导致的许多企业停工甚至倒闭,使得原有就业人群也面临着失业的危机。这段时间,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不少相关新闻,身边也都有类似案例。
CPI在连续两个月“破5”后,3月同比上涨4.3%,回落至“4时代”,但是通胀压力依旧不小。
全年GDP增速看低,就业压力增大,CPI高企,消费底气当然不足。
将视野扩展到国外。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即使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将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反映在本国经济数据上。
在IMF4月1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急剧萎缩3%,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还预计美国经济将萎缩5.9%。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这使“大封锁”成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情况糟糕得多。
综合国内和国外的多重背景,再回顾人们在消费和存钱上的选择时,这一切似乎就更显得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