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现的真正旅程不是看到新的风景,而是获得新的眼睛。
2、 我们如果要理解一件事物到底是不是平衡的,我们首先要理解组成它的元素是什么,先分解开来去看,再从整体上去评估。
3、 把事物细分出来,从更细致的角度去剖析,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
4、 我们观察的时候,可以不考虑细部的变形,先看它像哪一个几何体,先在整体上去把握,再往下深一层去看细节,是一种由粗到精的方法,我们一般观察、分析、思考都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走。
5、 简单的线条,抽象的形状,也能唤起人的情感,也能带来纯粹的艺术上的震撼,一般人欣赏不了抽象艺术,是因为他们对抽象艺术的敏感性还没有唤醒而已。
6、 我的理解就是,如果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能够对几何形状这类基本的元素施以更多的关注,那么我们的这种艺术敏感性也能提升起来。当感受力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就会为我们打开。
7、 从知识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它的某个本质是这样的:存在相当多的潜于水面之下不可见的知识,它们在书上找不到,在网上搜不到,只被少数人或者少数组织所掌握,它们的重要性很可能远远大于能被公开的知识,而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获得这些知识。
8、发现始于观察。观察带来问题,而问题又会引起我们的沉思。
9、 如果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视角是固定唯一的,那么就相当于,我们只看到了它的一个面,在这种注视下,多面体塌缩成了一个平面。由此,我们从其中得到的信息是残缺的,观感是片面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灵活地调整我们的焦点,才可能完整的认识一个事物。
10、 我们周遭的任意一件东西,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只不过这些复杂性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概念”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用自己的眼睛。
11、 观察的要义,就是来来回回,用不同的方式去看。
12、 人在某一个瞬间能同时处理的信息数量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并行”处理太多的东西,我们只能一个一个来。
13、 焦点的本质是一个信息过滤器。选择了一个焦点,也就意味着在当下时刻,与焦点无关的信息需要被屏蔽。在没有无关信息干扰以后,你就可以专注地去观察、分析、整理焦点之上的信息。等这个步骤完成,当然你可以再作变换,另选一个焦点,重复上面的步骤。
14、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彷此。”
翻译成大白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一本好书一定要读好几遍(“作数过尽之”),每读一遍只盯着某一个方面的主题(“每次作一意求之”),与该主题无关的都不用管,屏蔽掉(“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比如他还谈到,如果是《汉书》这样的史书,每读一遍可以选取的焦点包括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等等。如果读书都这样读,便可以达到“精窍”之功。
15、 当我们能敏锐地看到一件事物所拥有不同的层级时,我们便为打破思维僵化开了一个好头。特别是对于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出于思维上的省力原则,我们总是会停在一个层级上去看,而不会到不同的层级上去看 。
16、如果能从不同的层级去看一件东西,在不同的层级之间转换,那么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是更全面的,我们的判断也可能更明智、更成熟。
17、 高手的一个特征就是,同样一个东西,他能比一般人看到更多的层级,甚至创造出更多的层级。
18、 做一件事,怎样提高效率,怎样运转有序,就取决于“事先准备”。
19、 一个人要学习一项技能,首先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他做出更复杂表现的基础,它们是掌握一项技能必须要夯实的基本功 。
20、把一个精心设计的包装当做一本书来读,那么当我们走进一家大超市时,就像走进了一做图书馆。能不能吸收到知识,能不能获得启发,全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意识,会不会选择合适的视角了。
21、 在任何一个领域,凡是能做到出类拔萃的大家,无不是看过了本领域大量的东西。这个量的积累是省不掉的。当阅历达到一定量级以后,有些人自然而然就摸索了出关键模块。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是有意为之的,也可能是一种直觉反应,或者潜意识层面的操作。
22、构建阅读超系统最自然也是最易操作的方法,是找同一个作者的多部作品甚至全部作品来读。读某位作者的某一本书所达到的深度是没有办法跟读同作者的所有书相比的。若只读一本书,我会感觉,书里面总有些东西我无法完全理解,这是因为单个的知识背后是一个体系,而作者在某部作品里表达的往往无法穷尽他所有的想法和知识,呈现出来的仅仅是他整个知识体系的冰山一角。
23、我的阅读经验来说,读书不应是一本本读,而应该是一串串读的。
24、大多数人倒不必这样买书,但是对于同一个作者,至少连着读他的三本书却是必要的。
25、我们学东西,是要学什么?学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跟别的东西联结起来的,孤零零的知识根本不用学,随便上网一搜就能搜到,维基百科上有无数词条,每天都在增加。可是知识的联结呢?是能随随便便就搜到的吗?你可以想想自己知道的东西里面,有哪些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模块?而在这些模块中,又有哪些是高频模块?这才是你在学习过程中要思考的最核心的问题。
26、你需要向大师学习,很多作家每天只需拿出半天来写作即可,比如只是上午写作,下午和晚上就用来休息和娱乐,其实你也可以模仿这种方式。你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每晚的八点到十点,两个小时,专门用来自我提升,每天坚持,一年、两年下来,成果一定会非常显著。
27、你并不需要给自己订立一个高到难以实现的标准,比如利用好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需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上紧发条的机器,你只需要升级那么一个模块就行了。在一天中抽出两个小时,如果工作实在太忙,那一个小时也行,关键是,在这个模块里,你必须是全神贯注地在学习,并且能够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
28、其他保持不变,只是让一天中的一到两个小时发生改变,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29、如果一个人到了大学以后,仍旧把学习等同于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而不去熟练掌握一两个能显著提高生产力的通用软件或者专业软件,那么在就业时就可能非常吃力。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有意识地提升自己使用软件的能力,那么他的职业道路也可能会岌岌可危。
30、老师说,他喜欢到处“拍字”:就是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去留意街头巷尾的字迹,觉得有意思的字就会拍下来。好看的字不一定出自书法家之手,也可能出自民间,墙上的涂鸦、店铺的招牌,哪怕一顶窨井盖、一个警示牌,都可能看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包含生命活力的字。他把这些字收集起来,就能吸收营养。
31、一般来讲,在一个领域中学习精进的过程,会走一条“从规范学习再自由创造”的道路。一开始我们的学习方式都是循规蹈矩的,因为我们必须掌握基础模块,先把硬技能给掌握了,然后再学习软技能。软技能的模块,也是从传统的、主流的学起。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水平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我们会发现软技能的模块种类还不够,太受限制了,所以要引入新的模块。新的软技能模块的引入,也意味着组合方式更加多样了,于是产出物也就变得更加多元和自由。
32、硬件足够硬,软件足够多,这便是一个人才能的护城河。
33、出于思维上的省力原则,当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我们会仅局限于眼前所见:“它看上去是什么,就是什么”。
34、如果你用模块化的眼光去分析,你就能学到很多。又或者,你把原本不是以模块化方式组织的东西,加以模块化的改造,你便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35、人人都会说话,但是人人又都不会说话。只有我们用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去思考说话这件事,才能系统性地提升自己说话的能力。其实也并不复杂,说话这件事就分为“说什么”和“怎么说”两部分,“说什么”是“说”的内容,“怎么说”是“说”的形式。内容和形式要相互匹配,但首先,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让它们都丰富起来。
36、“说什么”关乎的是你肚里有没有货,有没有真材实料,为了让自己有东西可说,你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见闻和思考,这些便组成了你说话的“硬件模块库”。
37、“怎么说”是你表达的形式,体现在你怎样组织你的材料,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输出,用什么语气、什么体态特征,以及是否采用可视化的方式,等等。这些组成了你说话的“软件模块库”。
38、“硬件模块库”靠的是积累,需要你扎扎实实去做功课,观察、阅读、思考缺一不可;而“软件模块库”除了积累外还需要你主动去设计。如果你学到的只是一些讲话的套路,但是知识和视野都很匮乏,你也还是说不好,说三句五句还可以,但是说多了就会露馅,特别是经不住问,对方多问两句,可能你就不知道怎么答了。
39、很多人知道“金字塔原理”,基本思想是,先说中心论点,结论先行,然后逐一陈述分论点,分论点之下又有细分,这样自顶向下地讲下去。这种方法在职场沟通中非常高效,比如你跟领导汇报工作时就可以这样用,但是在别的场合,可能就不太适用。
40、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表达者,你想做一个不论在一个人面前还是很多人面前都能挥洒自如的人,你就要有意识地搭建起自己有关表达的“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然后根据当时具体情境的不同,挑选出合适的、相匹配的硬件和软件模块,用一种系统的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明的表达者。
41、大家一般的想法是,限制就是限制,它一定是阻碍我们的东西,必须除之而后快。而在这里,我恳求大家做一次思维的逆转,掉过头来去思考限制的价值。尝试着(哪怕暂时地)去接受限制、利用限制甚至喜欢限制,去跟限制做朋友,也许,你真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42、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应对的永远是稀松平常、很好打发的事,那么我们根本不必努力做啥,只有当障碍出现时,我们才会被刺痛,才会一跃而起,我们才会思考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从惯常的轨道中偏离出来。
43、自由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恰恰是限制,最有可能激发起我们的创造力,人与物的潜能在限制的刺激下方能迸发出来。
44、限制之中蕴藏着信息。当你看到限制时,就可能是在触摸一个问题内在的矛盾,或者为这个矛盾打开了一个认识的窗口。
45、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一位作家谈写作的秘诀。他说,写作最关键的是让自己写下去,是坚持去写,一天都不要断,即便有时候会枯坐在桌前,实在不知道写啥,也可以以“为什么我今天写不出来”为话题开始去写,写着写着灵感就多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写东西写不出来明明是一个劣势,却反手成了一个写作的素材,照此举一反三,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呢?
46、 进化给我们的启示,我归纳了下面这几点: 1.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 2.仅了解“底层原理”是不够的; 3.掌握再现真实世界的“语言”; 4.力求精准; 5.寻找自己的“生态位”。
47、新东西很多,但是它们的“新”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比旧的东西更好、更高级、更优质,在接受市场的充分检验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也许过不了多久,它们就销声匿迹了。相比之下,那些历经考验的老东西反倒有其难以撼动的优势。
48、在商业世界里,你必须去满足特定的外部需求,要去思考别人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满足自己,不是适应;能给别人带来价值,才是你的价值。就像我写书的时候,我经常地、反反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这段话写下来,我的读者会不会有所启发,能不能让他们觉得有用。如果我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写,自己写爽了就可以,那这本书是没有人看的。没有人看的书,即便写得再好,也无法发挥它的价值。
49、为了生存也好,为了发展也好,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好,必须换位思考,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去想,自己能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如果你的才能正好跟一部分人的需求是匹配的,那么你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50、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跟你选择的素材是直接相关的。你需要挑选出足够好的素材,并且你要有能力判断出相似素材之间细微的差别。
51、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的毛病是,一遇到问题就去找现成的答案,去求教名人、权威。其实别人告诉你的答案,回答得再好,也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用。你必须自己去求索答案,你需要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你自我反思的过程,更是一个把外部的知识与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主动联结起来的过程,这些过程是无法省略的。所以,大胆地去设定你的问题,然后借用迁移以及书里谈到的其他方法,去寻找你自己的答案吧。
52、书本只是知识的一种承载形态。知识还能以其他很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比如街道,商店。用一种学习者的眼光去看,一条街道就是一本书,是稀字之书,是3D之书。走进路边的一家小店,就是翻开书里的一页,在这一页里,我观察,然后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迁移。
53、很多人看书会做笔记,这是个好习惯,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逛街也需要做笔记呢?如果你走进了南京西路的星巴克臻选店,你会想到拿起纸和笔,把你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吗?其实旅游也一样。我觉得旅游分两种,一种是“到此一游”式的,我来到这个景点,在景点门口拍张照,发个朋友圈,表示我来过了;还有一种是学习体悟式的,我会想,我来到了这里,然后我要带走什么呢?什么样的无形的东西是我可以带走的呢?
54、我们需要用一种“归一化”的方法,把信息和知识聚拢在一处。你需要建立一个“总索引”,把你所涉猎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读过的书,沉睡在各个网络平台收藏夹里的文章、音视频、心得笔记、一闪而过的灵感和创意,以及各种事件之后的反思等,都编入同一个索引中。每一项内容都要列出关键词,并且注明:可以在哪里找到它。
55、对那些并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扔掉即可,只留下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56、一个东西,当你得到它时,还并不完全是你的,从本质上说,你只是把它从一处挪移到了另一处,只有当你使用它时,它才是你的——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想法,具有一点点的颠覆性,但是你很难驳倒这个想法。
57、我知道我是无知的。我的待读书单永远有几百本之多,我有太多有趣鲜活的知识要去了解,而我永远都不可能变得不无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58、刻意练习至少需要包含下面四个特征:1. 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2. 专注,全身心的投入;3. 能获得及时的反馈;4. 努力突破练习者的舒适区,寻求有难度的挑战。
如果你现在正在努力地提升自己,那么你可以把自己行动的方式用这四个标准来对照,看是不是符合。如果有不符合之处,那么你需要好好审视一下,看是否能改进现在的方法。
59、千万不要因为对这个最高境界心驰神往而妄图一步登天,以为可以走捷径一下子就越过前面的阶段。要想登顶最后阶段,前面规则化的、模仿式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根基不稳,必定塌方。而要打下足够稳固的根基,就绝不能忘记本章反复谈及的主题:循环。通过循环,让自己进行高效能的学习,是最可行的通往巅峰的方法。
60、我知道有些人读书还是很勤奋的,读完一本书会积极地做笔记、写书评等等。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笔记也好、书评也好,本质上只是一种重复。从“构造”能力的培养上来看,是不够的。所以不如更进一步,读完一本书后,自己来进行后续的创作,让自己从纯粹的读书者也变成一个“写书者”。
61、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想办法做到每一次出手都能拿到80分以上,而不是一会儿100分,一会儿30分。有了稳定性以后,再去追求更出色的发挥,才成为可能。
62、如果说非凡的人物真的跟普通人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普通人常常“游移不定”(你可以从任意角度来理解这个词,比如兴趣、目标、行动等),而非凡的人物“稳如磐石”。
63、果戈理的传记作者魏列萨耶夫感慨道:“天才与庸才的区别与其说在于天赋,不如说在于对自己的严厉无情,在于不满足渺小成就,在于永不减弱、不达完美境界绝不休止的工作意向。”
64、严格地审视自我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能力,因为它跟人的天性是相违背的。为自己辩解是人的天性:小孩打碎了花瓶以后,本能地会说不是自己干的;大人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也更愿意归咎于各种外部原因。我们没法责怪任何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用自己的“主观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的世界观,都需要跟“我”的主观立场相调和。我们会有意无意地筛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寻找能佐证自己观点和能力的证据,并且在犯错的时候,主动原谅自己。
65、“八遍修改”中一个关键操作是:每次修改之前都要把稿子打入冷宫一两个月。这可称为“冷处理”或者“陌生化”。时隔这么久再拿出自己的作品时,一定会有一种陌生感,原本熟热的词句冷却了,原来得意的表达变得扭捏了,这个时候就容易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去评估。作为一个旁观者,果戈理可以避开主观视角,避开自我辩解的冲动,避开选择性地筛选证据,而是冷静、客观地去评判。这时修改,才是动真格的。
66、这个世界真正的革命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发生的。
67、跟严格的自我审视一样,精细化本身也是“反人性”的。我们的头脑总是以一种尽量省力的方式运作,所见即所得,我们会自动处理容易接触到的信息。那么当然是粗略的东西更省时省力,今天这个大咖告诉我这样理财收益率高,明天那个大神说写爆款文有哪些套路,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反倒是最有市场的。
68、任何一件事只要钻进去,都会发现深不见底。粗糙的一层下去还有更细密的一层,其实每一层的答案都是对的,但是又不完全。你不能每一次思考都满足于最浅的那层答案。
69、思考上的“精细性”,非通过这种思辨的方式来训练不可。当你觉得知道了什么之时,不要满足于这个“知道”,而是要去寻找更深层的答案。你应该问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个解释又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不能那样理解呢?”这种自我拷问,在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略显多余,但它确实是把思维之刃磨利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