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可每个人对生活和世界有着各自的理解,就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随便说哪一个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不同理解和行为习惯,我们其实是生活在各自对世界理解的版本之中。一个人的心智是个人所有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一个人的认知主要由概念和价值观组成。心智和认知水平的差异造成了每个人生活模式的版本不同,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下,目前为止对我有很大影响的概念的“明确定义”。
普通人:并非起点时普通,而是一直普通的活着。
明确、正确的定义有时会给人当头棒喝的感觉,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关于普通人的说法,我就是这样的感受。我们常会听到“你与我们普通人想的就是不一样”,如果仔细分析下这个说法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不是因为最终不是普通人才想得不一样;
其次,恰恰是反过来,正因为从一开始就想的不一样,才后来变成不普通的,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在起点上,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是普通人。
普通人的正确定义带给我的帮助:帮助理解了韩寒的那句“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们所感受到的沮丧并非来自于“你是个普通人,而是即使你有着不同凡响的愿望,却时时刻刻想那些终究碌碌无为的人一样思考行动”,如此下来成功的把普通这个词活成了现在进行时,而只有这个词对于个人来说成为过去式,我们才真正的变得不普通。我们所有人都会有的缺点:总是一不小心活在现在,总是一不小心忘记了那个未来自己想成为的人当下该怎么想,该怎么做了。每个人都是出生的时候,都只能是原创。结果,绝大多数人活着活着就一不小心把自己活成了盗版。
有效沟通:一方能让另一方轻松弄明白他原来并不明白的东西。
一个人要想完完本本,正确无误的把自己的想法传送到另一个人的大脑,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侣或夫妻因沟通不畅分道扬镳,无法正确接受领导的意思而导致开展工作的方向和效率有误,心生隔阂嫌隙的朋友无法解释矛盾反目成仇.......不一而足。如若我们与他人沟通时,我们所讲的是对方已能够理解的,或者是对方所讲的是我们也能够明白的,这种只能称得上通畅的基本交流而已,这种情况下沟通只是互相对彼此都理解的信息进行交换,生活中彼此都理解的沟通并不会给关系带来妨碍,但凡沟通的双方中有一方对对方表述的内容不理解,就会造成沟通困难,如能使用文字语言让对方轻松明白他原来并不明白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沟通,
帮助有效沟通的方法:类比。类比的使用机理如下:
为了让对方明白他现在不明白的X,找一个他原本就熟悉的A;
然后告诉他在某方面来看,X 就约等于A;再把A 与X相像的地方讲清楚;最后X的那一方面就不言自明了……
往往,在告诉对方X 在哪方面很像A 的那一瞬间,由于A 确实是对方真正了解的东西,于是对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沟通的正确定义给我带来的帮助:1,理解并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懂得考虑沟通过程中别人的感受;2,如若尝试就对方不理解的问题沟通时,理解对方存在从已熟悉的已理解的问题走向对之前未理解的问题的明白的路径,所以会尝试遵从对方的理解路径进行沟通。
写作的三个步骤: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而非只是输出。
在未了解这个概念之前,我一直认为写作只是文字输出就可以了,对于输入-处理的过程并不重视,写作的灵感,素材都来自于平日的长期积累,一个系统完整的素材库是必须的。写作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只有想的清楚了,才有可能使用文字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建立素材库后,80%的精力应该花在处理(即思考)的过程上,用在文字输出上的时间只有20%,这主要用于文字、逻辑的组织,修辞手法的应用帮助读者感受原本感受不到的东西。
写作很可能是锻炼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养成写作的习惯的重要性不亚于养成阅读的习惯,你也可以开始尝试在键盘上敲出自己的想法、
拥有一个事物的正确定义是如此重要,定义在很大程度是你对事物采取行动的标准,就好比站在马拉松的起点,如果指出不同的道路为跑道的方向,必然会踏上不同的路程。对一个事物拥有不正确或者不那么精确的定义,就像我们跑在错误的跑道上或是跑在路径不明的道路上迟迟到不了终点。当你给一个事物下定义,要认真的问问它是什么样子,它不该是什么样子?我这样理解对吗?我的依据能够支持我的判断吗?所以谨慎的对待进入你头脑中的概念,正如一句俗语所言,小心你的想法,它会变成你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