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了两个星期,没怎么看书,就把《激荡三十年》最后收了个尾。看这本书真的是有些虎头蛇尾。不过配合着实习,对这本书、做新闻人都有了一些新的感触。总结成简单一句话:“一切讨论最后都是哲学,只有故事才是永恒的。”
除了自然科学外,一切人文的讨论到最后都可以归结到哲学的出发点不同,而吸引大多数人的,是他们的故事讲得如何,那种耗尽脑汁思索的哲学只是少数挑战人类思维上限的人的活动罢了,所以说,故事才是永恒的。学文科专业学的是什么?就是怎么把故事讲好。
两端废话,回到这本书《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先说说这个人吧,一位典型的互联网试验中的走在最前面的人,说他“成功”还为时尚早。吴晓波最近比较出名的言论是反对“屌丝”,我也看到批评文章说吴晓波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看了吴晓波的讲话后,我想说,反对派请仔细去听吴晓波的言论,他立足于商业社会的现实,反对自甘堕落的生活方式,激发人奋斗的动力。我觉得说的非常在理。你可以不听,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说人家“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很可笑。
一句话总结一下这本书,是一本“汇集了改革开放后中外报刊、杂志、书籍的企业人物编年史”。吴晓波是财经媒体出身的,这一点让他的书读起来结构很清晰:
以歌词或诗歌起头,配合当年世界历史舞台上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大事件渲染
讲述本年度企业重大事件,大部分有穿插,偶尔会有稍显突兀的并列。
最后以文化事件结尾,做一下总结,偶尔带有展望。
书的有些劣势(并非缺点)就是有些枯燥,人物名字繁多,又有很多又大又长的条目,当你习惯于上面说的叙事结构后,读起来就有些漫不经心。有点像你一下子找出来一个记者做过的所有报道从头到尾看一遍的感觉一样。虽然吴晓波的笔法很壮阔,宏大叙事很有一套,但是连续读完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让我理解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向商业社会的逻辑和进程,对历史的态度也稍有转变,历史是可以拿来批判的,但更需要的是拿来理解。我作为一个经常自诩学习“批判思想”的人,经常会拿“批判”当作看待历史的第一态度,不过现在更希望知道的是,在当时那个历史情境下,那个人或者那些民众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而这个选择的影像又是怎样的。
读惯了“仁义礼智信”的我时常将人类的进步归结于人文方面的进步,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一切人类真的进步都是技术的进步,而一切技术的实现都是鱼整个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传播手段有关,技术与信息在文明进步中相辅相成。在《激荡三十年》里这个逻辑一次又一次的被展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梦想的潮起潮落是同技术在中国蔓延的速度正相关的,柳传志、张瑞敏等等一群企业家的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而在这中间,牟其中、史玉柱、王石这些动的钻社会转型空子的人也有一一登上历史的(这里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尽管他们的原始积累一定是有各种各样肮脏甚至血腥的故事,甚至每一桩都有(当时语境下的)“公共利益”被倒卖,但是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中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里面让人反思的,是国家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外资之间此消彼涨的博弈,一团糊涂账,现在用对错来评判他们已经显得浅薄,只有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故事,留给我们历史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