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正在遇到一些问题?
工作、生活、情感....
你在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效果如何?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自己的问题时,要么不知道怎么办,要么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还会出现焦虑、烦躁等症状。
首先,先说两个误区:
误区一:不做出改变,却想获得不同的结果;有人曾说“全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每天不断重复做相同的事,却期待有一天出现不同的结果”大概如此吧。
我们容易被固有模式侵害却不改变,认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还会照旧发生,典型故事就是“守株待兔”。
误区二:困在过去,被过去影响;“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过去的事已经发生,不应该让过去来决定将来。如果想解决问题,更应该聚焦当下和将来,对应着采取行动,做出改变。
所有的问题都会有解决办法,哪怕没有能完全彻底解决的方案,至少也会有最小的行动方案,甚至效果极佳。
小行动解决问题的精髓就在于:找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以及之前采取过并且有效的解决办法,然后刻意让自己去做,从而帮助解决问题。
其优势就在于:执行起来比较简单,不需要额外付出太多的代价,但效果可能超出想象。
1、打破固有模式,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方法
留意当问题出现时自己通常会采取哪些做法,然后当问题再一次出现时,采取与之前不同的做法。哪怕只是一个行动,一个与之前不同的行动,以此来打破问题的固有模式。比如换条路回家、换个边起床,一种方式用久了,效果降低后,就再换一种。
2、直面问题,以毒攻毒
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当问题发生后,越是想避免反而越严重,比如失眠的时候越想快点入睡越睡不着;
所以,干脆就反过来,不再试图避开问题,想办法让问题恶化,增大问题的强度及出现频率,直接面对问题。比如失眠这事,干脆就告诉自己“爱几点几点,今晚我就不睡了”,往往这样反而睡的更快更香了。
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情绪或身体上的问题,如失眠、焦虑、恐慌等。
3、与不喜欢但收益的事情关联到一起
就是找一件你觉得自己应该做,对自己其实有益,但并不太喜欢或总想推迟回避的事,每次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你就去做这件事。这其实就是将你回避的“益事”与问题进行了关联,让问题变成了一种考验,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很快就能客服问题了。
比如自己总忍不住想短视频,每次都浪费很多时间,但读书对于你来讲一直都回避的事,你就可以每次忍不住想刷抖音的时候就把书打开,或者要求用刷短视频的同样时长看书,经过几次后刷短视频的欲望就会下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