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定制了两天阅读完一本书,每天写阅读笔记1000字以上的感悟心得的计划,所以,特意开辟了一个新专栏《读书笔记》。因为两天阅读完一本书,所以每本书的读书笔记都分为上下两篇,构成一本完整的读书笔记。
其次,还开辟了一个书评专栏,是我每次阅读完一本书都会对这本书的认知评价。
今天阅读的是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它跟《认知觉醒》是姊妹篇。
《认知驱动》这本书相对于《认知觉醒》来说,更侧重于价值、实践。如果说觉醒是告诉你原理,驱动就是告诉你价值,让你更注重于实践。
一些人觉得读书无用,而且还有种读了那么多数,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啊。
原来的我也是很认可这句话,觉得读书仅仅的陶冶情操而已。其实啊,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自己仅仅停留在了浅层,没有更深入的去往更高的层次展望。
在《认知驱动》中有这样一问:你在这个世界的哪一层?
蒙不蒙?当我看到这个章节的时候,我蒙了,因为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分为几层,而我又处在哪一层。
那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中是怎么分层的?它把世界分为了六层:
第一层:环境。处在这第一层的成长者,遇到问题以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从自身找问题,而是归咎于外部环境。例如自己运气不好,老板不着调,老师教的太差劲......等等,错的永远都是别人,自己总是对的。
这样的人情绪不稳定,往往是十足的抱怨者。
第二层:行为。处在这层的人能将目光投向内部,能从自身找原因了。他们不会抱怨环境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身上,比如个人的努力程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说,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这些人往往把努力当成了救命稻草。
这么什么不好,但是把努力当成唯一标准后,人们就容易忽略其他因素,只用努力来欺骗自己。例如每天都加班,每天都学习,每天都写作、锻炼等等。看起来很努力,但是从来不在意效率如何,注意力是否集中,文章是否有价值,身形是否有变化,这些通通被忽略了,因为努力的感觉已经让这些人心安理得了。
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反而为他们营造了麻木的舒适区。
第三层:能力。处在这层的人们开始动脑琢磨自身的能力了。他们能跳出舒适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但是这一步也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因为在知道方法的那一瞬间,一些人会产生“一切事情都可以搞定”的感觉。
所以他们就成了永远在寻找最佳方式方法的路上,最终成了“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那伙人。
第四层:信念和价值观。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再好的方法也代替不了努力;也一定会有人明白,比方法更重要的其实是选择。因为一件事情一旦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和方法都没有用。
所以要先搞清楚“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而这些问题的源头就是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一个人若能觉知到选择层,那他多少酒有点接近智慧了。
第五层: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从自己的身份定位开始思考问题,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
在这个视角下,所有的方法、努力、选择都会主动围绕在自我身份的建设而自动转换为合适的状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觉醒者了。
第六层:使命。一旦一个人开始考虑自己的使命,拿他必然会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为众人服务的层面上。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最高意义就是创造、利他、积极地影响他人。
有了使命的追求,我们就能催生出真正的人生目标,就能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看完这六层,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在哪个层次。在三个月以前我处在第四层,一直在想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这个问题我已经弄清楚了。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让自己终身成长,更重要的就是在成长的同时能够影响帮助别人也一起成长。
而现在的我处在第五层,我现在琢磨的确实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做怎样的事”。在没看这本书之前,这些东西都是模糊着进行,但是看完前半部分,我对未来更加清晰了,知道自己处在第五层的位置,一旦觉知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做怎样的事,我就可以朝着第六层进军。
做一个创造、利他、积极影响他人的人。
在看这前半部分的时候,给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是:“写作是为了改变自己并影响他人。”我把它写下来,放在了我电脑的上端,作为警句来随时提醒我不跑偏。
如果您没看够,没关系。敬请期待,明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