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如果一篇文章文不对题是很不入流的,而如今,互联网和自媒体高度发达,要是不用一个能在两秒内吸引人眼球的标题,还真是连个点击都骗不到。所以就诞生了那些“万恶”的标题党,还别说,很多人一边骂着“万恶的标题党啊!”,一边点击了标题。
就拿微信公众号来举例,我关注的新闻公众号都是主流媒体。像人民日报、新华社之类的,还不至于用一些文不对题的新闻标题骗点击。他们最喜欢用的是问句和感叹句,要么是意犹未尽的冒号,总之充满悬念,还能让人提起点兴趣。除了发布国家大事外,还发一些生活中常被我们误解或忽略的卫生、安全细节,还是比较亲民的。
我猜测,年轻人中除了我这种会刻意看新闻的,主动关注新闻的应该很少。可能大多数都是中年人、老年人,所以这些公众号经常发布一些生活小妙招或是卫生安全常识,来引发读者的兴趣。
另外一种标题党就比较“可气”了,完全就是文不对题,而且还善于用一些让人唏嘘的图片做封面。要吸引人的眼球,当然少不了“星性腥”。点进去以后,内容倒是还算正常,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心灵鸡汤或是关于孝、德的说教。
朋友圈里转发这些标题党的多数还是长辈。有趣的是他们转发的重点其实是在于内容,他们觉得内容真的很好啊,至于标题,管他的。
阅读量很大的文章不一定是优质文章,优质文章阅读量不一定很大。那些名字很奇怪、很煽情的公众号,却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我倒也没有贬低这些标题党的意思。因为我觉得他们只不过是依靠自己对人性的洞察和透析,发明了能诱惑用户点击的标题而已,况且点击的权利还是掌握在用户手中。他们能拥有一批忠实粉丝,说明在市场上有存在的价值。
我还想,市场总有一套筛选机制的吧?或者说互联网上的用户总是会变的吧?这些骗取用户稀缺注意力的标题党和他们背后的公众号,存在一段时间之后,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变化之后,他们还能不能驰骋网络,逍遥自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