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心理学很有兴趣,感觉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当然不是要研究别人,而是想要清楚地了解自己。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周围人的言语、行为和主张,就会想到他们做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在表达情绪,还是在做理智选择,造成目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是他们曾遭遇怎样的境况,才会有如此现状。
反思自身,我们也是如此。
越来越发现,当我们愤怒或兴奋时所表现的表情和行为,很像我们的父母,像爸爸或像妈妈,而且遗传很多他们的脾气秉性。
当处于“父母状态”中的我们,就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那样,对待现在与我们相处的人。
探究情绪背后的隐情,了解真实的自己,获得成长。
这两天阅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的是心理学相关知识,作者罗伯特·戴博德以《柳林风声》中的人物为范本,讲述蛤蟆遇到的心理问题,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心理医生苍鹭先生做10次咨询,最后重新找回自信,恢复心理健康的问题。
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的过程正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去做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学是如何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去表达问题,说出内心的想法,心理学上加以分析,并引导我们深省自我,想通之后找到解决办法。
心理学上的分析,诸如“父母自我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责怪、批评他人,其实是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中,因为父母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对我们影响最深,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判断是非对错,如何解决问题。
而结果往往是以批评他人的方式,希望对方改变意见与自己达成一致。例如,公司领导有时扮演这样的角色,下属犯错,就以“父母自我状态”训斥下属。
其实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只是自以为这样对他人好,或者有些人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中并不自知,就如发挥自己本性一样大吼大叫,愤怒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还有一种状态是“儿童状态”。儿童的基本情感是: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生活中处在这样状态的人也很常见,比如快乐时像个孩童,其实真的是处在儿童状态中,所以当遇到高兴的事情时才会表现得像儿童的状态。
身边有一类这样“性格”的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就像孩子一样,喜怒无常,高兴时“手舞足蹈”,深情其中;悲伤时表现在脸上,立马“静”下来,垂头丧气;生气时言语不管不顾。看起来像没有长大的孩子。
令我们惊讶的是现在的我们很多行为都是从童年学来的。童年时我们体会最强烈的情绪,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彩虹》诗中写道:“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了“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状态”,我们发现这两个心理状态并不是最好的状态,前者给他人带来麻烦和心理负担,后者容易冲动,没有长大。
那最好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是“成人状态”。
心理学上定义“成人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做计划、考虑事情,做决定,行为表现上,都是在理性行事。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在能用到的场合派上用场,做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能基于目前的状态,理智分析接下来的计划和行动。
可以说,“成人状态”是能够让我们学到知识,获得成长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