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小区,过个马路,对面就是了。
远远看时,名字是各自为政的几个红色大字,字的走势呈一个极其温柔的钝角,顶角处恰好突出一个 “菜” 字。
从南门进,先是几排水果摊,通常是最应季的最引人注目。偏右手边的一个拐角,是我最喜欢买水果的一家。借用这一个大拐角,摊主索性把水果直接摊在这个角上,然后往角内侧一站,像一个极其老练的船长在掌舵,吆喝拿袋子称重收款,一套行云流水的架势,就完美应付了两边的顾客。
买完水果,走到差不多市场正中间,就可以往左拐去扫荡各种蔬菜了。每每买完,我都会横穿整个市场,去最东边一排的蔬菜摊,去一个大姐那买西红柿。她家的西红柿饱满,个大,又没有硬芯儿,有时还有沙瓤儿,几乎完美复刻了小时候拿西红柿当水果吃的口感,用来做菜做汤更是没得说。去得多了,还会闲聊上几句,“今天还来三四个?” “今儿个最后一天,明儿就要关了,回家过年喽!” 印象中,大姐的脸总是红扑扑的,大概是被满摊的西红柿映红的吧。
从东门出来,是一条买各种肉类和主食的小街。其中最火热的,永远是最里面那家名为 “大红门” 的猪肉店。老板娘常常穿一件红色的裙子,脸上的笑容永远洋溢在那里,给人一种老熟人的亲切感。“来一斤后鞧”,“今天要给家里孩子炖排骨,来个二斤吧”“帮忙绞个肉馅吧,回去包饺子”……各种需求铺天盖地,只见老板手起刀落处,一块肉,或是一块排骨被干净利落地分离了出来,上称一称,总是相差无几。有时忙了起来,老板娘也会在后面拿着大砍刀给排骨切块,刀落在案子上,发出几声短促的闷响。举手投足间,自信而霸气。
买完肉,沿着小街往外走,包子豆浆油条糖油饼的香味儿就开始往鼻子里钻了。在早上,这样的诱惑让人毫无抵抗力。随意点上两样,咬一口刚出锅的油条,嗦一口咸鲜适口的豆腐脑儿,这个早上,才算是圆满。
原路返回,出了南门,回头看时,名字那几个字已经渐渐模糊。
“龙锦菜市场”,这个整整陪伴了我们两年的大而全的市场,在搬家之后,就再也没回去过。也不知道水果摊儿的橘子是不是还酸甜得让人停不下来,也不知道 “大红门” 那个爱笑的老板娘还在不在。
我只知道,这个菜市场,是一把色彩斑斓的工字钉,把那两年的周末时光,和合租的小伙伴一起,牢牢地钉在了那里。
后记
早上出门时,看了一下今天的题目,还想着说写写某次出门旅行的经历。但偶遇了附近的一个商场后,我改变了主意。我最向往的旅行方式,不是蜻蜓点水一般地游走,而是彻底地放开自己的五官,去感受一座城市,吃他们所吃,聊他们所聊,试着去看他们所看,感他们所感。而菜市场,是极佳的一处。可惜的是,在我领悟到这一点之后,就再没旅行的机会。
所以,且把这座我呆了12年的城市,作为旅行的第一站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