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有厚度、有深度、有宽度、有温度!
王传胜
1、11月26日,首先登场授课的是余映潮老师。此前读过余老师教学实录的一些书,仰慕已久。这次有幸亲临余老师的课堂现场,如沐春风。余老师的课堂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不拖沓、不花哨,婉如一杯清冽的白开水,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
余老师讲的是《纪念白求恩》,用时45分钟,分为“略读:文思分析”、“细读:文段品味”、“背读:文句背读”。余老师的开场白很简洁,交代了这篇课文的背景;接着用课件展示重点字词,纠正字音字义。接下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每段文字的关键句;然后让学生重点品析第二段,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慢慢品读,写出这段文字好在哪里,并展示分享;余老师总结,不愧是大师,短短一段文字,总结出了“首尾照应之美、对比手法之美、叙议结合之美、侧面映衬之美、用词精炼之美、句式生动之美、称呼变化之美、情感抒发之美。”最后一个环节,是限时背诵最后一段。
接下来,余老师做了《追求“利用课文”的教学境界》的报告。余老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什么叫做懂得了语文教学?他认为,教师首先要独立进行细腻深入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要利用教材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积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
余老师短短几句话,可谓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他反对琐碎的提问占用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课堂板块设计要清晰,每个板块想达成什么目标要明确。他指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非常讲究“课文研读”,十分重视教学思路,关键在于课堂活动。课堂设计要有灵动的思考、厚实的积累、诗意的朗读、精致的细读、文学的欣赏、趣味的研读、创新的写作、深刻的探究。
通过聆听余老师的课和报告,我深切感受到语文课堂要抓住重点,设计好的问题和课堂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让课堂有厚度、有深度、有宽度、有温度!
2、程翔老师的《秋天的怀念》,是按照第二课时来设计的,仅仅围绕一个学习重点“朗读”,反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进而读出感情,靠朗读深入理解文本。程老师用45分钟的时间,上了一堂纯粹的朗读课,让我明白了语文课如何教给学生朗读。
随后,他给老师们推荐了几本关于语文的小书,希望老师们提高语文基本功和语文素养。大师课堂看似闲庭信步,实则仅是冰山一角,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学习。
3、法洪雪老师带来的《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法老师给学生提前发放了预习任务单,上面有字词,还让学生提出疑问。收集上来的问题五花八门,法老师以解答学生的这些问题为教学主线,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来解答,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整堂课也是仅仅围绕文本来品析重点词句,抓住了语文教学的重点。还就杜小康成长展开探讨,引领学生理解小主人公是如何一步步摆脱孤独、走向成熟的。
4、孙鸿飞老师讲的是《黄河颂》,诗歌课上诗意流淌,没有支离破碎的词句分析,仅仅抓住朗读教学这个重点,调动起学生充沛的情感。展示有关黄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对这首诗的背景进行简单交代,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配以背景音乐,学生越读越有感情。最后,让学生回到现实,用诗的语言告诉黄河如今的祖国巨变。整堂课感情充沛,激荡人心。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就是,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外,结合前几天老师讲的整合课程,我感觉可以整合历史课的抗战、地理课中的黄河、音乐课中的黄河大合唱以及关于黄河的诗词等,开展多学科交叉、有时空纵深感的“黄河”主题课。
5、今天最后一个压轴出场的是创造衡水中学神话的张文茂校长,他对衡中的解读,让我对衡水中学的了解更加立体。衡水中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单纯抓升学率一定抓不上去”。饱受争议的衡水中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学校?以后有机会一定到这所学校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