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敢轻易舍弃我们拥有的东西呢?害怕失去,害怕后悔,即不敢。没有那个勇气去舍弃。我最初接触收纳类整理类的书籍的时候,他们通常教授的第一个做法是:丢掉。把你的物品丢掉。
然而,这一次,不一样。《极简》不仅仅是指物品上的极简,丢弃不必要的东西,也是放弃自己生活中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或者东西,不那么重要的东西,而去专注于更重要的东西。“拥有更少的东西吧!你的这些物品正在阻碍你成为你真正想成为的人!”
“人永远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从时间的角度来言,这是真理。我们不可能重新得到已经失去的时间,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可是知道并不意味着什么。我曾一直认为“觉知力”(即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当下在做什么的能力)很重要,但是,相比而言,更重要的是行动。如果你在登高的时候,在你爬到第九十九级阶梯,距离登顶只剩下一级阶梯的时候,突然不想继续爬了,你会怎么办?你只有一条路:下山。因为你不想爬了,就不存在登上山顶的可能性了。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锁定你的成就,立刻执行。知道太多,而不去做,很多人都会有,你也知道了自己有这个习惯,那么,你愿意去行动吗?实际上,纯粹的行动可以为人带来满足感。该思考的时候,去思考,该行动的时候,去行动,不要模糊了两者的边界。
我极喜“极简”二字。因为越简单,越自由。
当一个人试着从他所拥有的物品中去发现幸福,慢慢从物质中脱离出来,学会从内心寻求满足,他就什么都不缺了。我现在还记得:托尔斯泰认为现代商业的发展完全是与人的生存需求所背离的。人,最自然的状态应该是接触土地,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创造自己需要的东西。现代商业如此发达,分工如此明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我们却远离了很多真正的本真的纯粹的东西。我们也要面对许多商业的诱惑,如果这是一种瘾,难解,在此奉上作者的一句话:“对于某件商品,仔细审视:如果一旦拥有了它,我们是否会在很长时间里需要或喜欢他们”。
我觉得方法论的东西重要,但是在这之前,还是需要世界观全局观的东西做引导。我感动于作者乔舒亚·贝克尔写作的初心。很多人选择分享,不仅是为了锻炼自己,更多是希望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东西,影响或促进更多人的成长。他在文中串起来的不仅仅是物品收拾上的极简,物品拥有的极简,还有生活状态的极简,志愿服务、慷慨与感恩。当你不断精简生活中的物品的时候,不仅放松了自己,也可以帮助给他人。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内求的过程。在服务他人,影响他人的过程中,最后的收获在于自己,因为充实感满足感会在其中体现。我们与人连接,与人相爱,交流,何尝不是为了得到满足,自我满足或者自我肯定。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当你不断去精简自己的生活与选择,你的空间余力就更多,你就有更多机会去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文中说“越自由越丰盈”,愿每个孩子都能活出自己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