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难得的不上课的时光,拿出魏老师的《儿童读写三十讲》一边听着橡果书院的课程,一边读着,正好读到《如何推动留守儿童阅读》这一小节,上午刚好和同学们组装好班级书架,正愁着接下去怎么开展的问题,这一小节简直就是春风化雨般来指导我的,立马集中注意力认真的读了起来。
在开篇之处魏老师为我们老师树立信心,先阐述了乡村留守阅读条件的优势,以往我只看到了难以开展下去这一方面,很少注意到留守儿童实际可支配的时间更多,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强,这对阅读提供了更自由广阔的环境。
其次我认识到了乡村儿童阅读推进其实更为迫切,乡村孩子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带,隔离相处,据我了解发生各种争执,抢手机、打游戏,管不住……矛盾尤其尖锐。
情感丰富的孩子,现实生存环境却很单一狭窄,再加上一些不当的管教方式,家长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导致,孩子们缺少真正的关怀,现实生存的世界在无形中塑造着乡村儿童,催其早熟,过早的中断了合法延缓期,被迫去回应社区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相比于城市儿童的阅读,乡村儿童阅读的推进,更有必要,更为迫切。
而师生关系,便是推进乡村儿童阅读的最好的切入点。
那良好的是师生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相互对待中表现出来的。
另一方面,阅读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班级共读,帮助所有儿童,行成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共读一些温暖有爱心的书,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可以可以让儿童与书籍建立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帮助儿童逐渐恢复自尊,则是乡村教育的核心,帮助乡村儿童寻找生命的意义,则是乡村儿童阅读的重要目标。
后面依据现实情况,作者提了好几个方案,如:(1)根据留守儿童居住区域分组,捆绑阅读。 思考:我班上就六个孩子,家里住的比较远,这点对我来说很难实行。(2)无法控制过程,就管理结果,跟孩子约定每天读多少,规定好底线,或是阅读清单化,看到自己的进步。(3)以输出倒逼输入,可以分享故事,围绕书中主题来发表意见,或者录制读书音频,故事分享阅读作品。
最后,魏老师讲道,乡村留守儿童阅读的难度真正难度,不在于学生那,而是在老师这,很多乡村老师,也往往不读书,缺乏读书的深层动力,对于老师来说,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我要打造怎样的班级?仅仅是在教育系统才做一个只会抓考试的人还是守着一间教室,把图书的一切带给儿童,让它成为一份礼物,能够让碰到你的孩子终身受益。所以还是再次强调说了,让学生爱上阅读的终极大法,是教师爱上阅读。
由于上午太过疲惫,今天的午读我也没进行,书读到这,立刻给意志消沉的我再次注入能量,书籍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不断给我在实践的路上一次次鞭策鼓舞了我,一次次阅读中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拷贝了刚刚做一份阅读推荐书单,拿起扩音器,还有最后一节课,我要和他们共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