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自信很重要,每个家长也都在向自己的孩子传达同样的观点,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仍旧缺乏自信。在遇到有挑战的事情或者挫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要如何做才能把它完成”,而是“这种事找我干嘛?去找XX去”,或者“看来我不是干这个的料”。
不论是哪种想法,实际上都极大的限制了自己的能力和发展,为什么我们会不自信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认知不协调
简单的说,就是自己深刻认同的事情,自己做不到。
关于这个事情有个出名的例子:
霍桑实验的主导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梅奥,是专门研究人际关系理论的学者,并有关于“员工关系与企业效率”的专业论述,可以说对这一领域理解非常透彻。但是他的人际关系怎么样呢?搞非正式组织,对人不友善,做了很多对组织有害无益的事情。
知易行难。
这样的人啊,实际上是把自己凌驾于普遍关系之上了。“我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更合理,你们都应该遵守,至于我…就算了吧!” 或者 “我知道应该自信,大家都很优秀,可我已经在各方面落下太多了,我不知道怎么自信起来。”
自信是无条件的,并且是由内而外的。
把自信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努力地强化这个概念。
在篮球场上,最后时刻,你们队有反超比分的机会,球到了你手里,不投也得投的时候,怎么办?无条件的相信自己,调整、起跳、拨球出手,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最基本的事情。球进不进再说,但是自己要相信自己,并且做到最好。
二、比较
1. 与他人作比较
演出或比赛时,看到别人的阵势和气场,看到别人获得的反响,排在后面的自己心里失衡,失去自信,未比先输。
共同竞争的场合,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你充分准备了,就完全没有因别人的表现而怀疑自己的必要。
充分准备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保持自己的特色,相信自己的能力,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
2. 与自己的预期作比较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都有一个期望值,一旦结果达不到期望值或相差较远,便会气馁甚至否定自己。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保持自信的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人都容易自视过高。
自信做事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
所以当落差发生的时候,进行客观的分析很重要。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自己当前的能力不足以做好当前这件事情”,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承认自己暂时能力不足,但经过努力和提高可能会变得行。这是认清事实,相信未来的表现。人是会成长的,不是吗?
稻盛和夫说: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与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三、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经常在诸如演讲、作培训、写作、当众发言等面对多人的情况时不自信, 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要把自己展现给许多人。
害怕别人品头论足、担心暴露自己的错误、担忧展示出来的自己与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不符。
其实,面对真实的自己没有那么难,把自己的面子、自尊看得很重也没有必要。我很赞同李阳的“热爱丢脸”,在涉及到个人提高,能力提升的时候,丢脸只是暂时的,我们会获得更长久的进步。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急也,而闻者彰。学会了演讲,你就变成了嗓门更大的人;学会了写作,你就变成了声音穿透力更强的人;学会了外语,你就成了视野更广的人。
面对真实的自己,现在我们弱,不怕;三年五年不见提高,那才是可怕的事。与其用掌声吹起来一个空皮囊,不如行动起来做事,享受“挣扎”着提高的过程,而自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如一的法宝。
祝大家都更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