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少时读安徒生童话,喜欢那里有水晶般灿烂透明的心灵;喜欢那里流淌着无忧无虑的淡淡的快乐;喜欢那是个至美纯净的世界。现在重读安徒生,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在文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幼时的安徒生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1岁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
安徒生14岁离家闯荡之后终身未婚,连奶奶和母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亲情长时间的缺失,一辈子漂泊远离家庭,对家庭的温暖只能靠幻想和怀念来慰藉。所以,当他看到这么一张画片: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时。便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超凡的想像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有人说,童年的伤痛需要一生来治愈,幸而他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