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天之骄子,他的成长经历,成功故事,成才之路都具有很高的话题性。在他身上,作家、公知、赛车手、明星、导演等等符号附着在其身后,似乎很难给其下一个定义。
在处女作《后会无期》当中,他还带着成功者的志得意满,大谈青年、理想和世界,但到了第二部作品《乘风破浪》里,他已经变得成熟世故,进而开始怀念过去。
所以《乘风破浪》的故事回到了韩寒成长的地方,故乡亭林镇。应该说这是一个关于小镇青年成长记忆的故事。
它的英文片名显得更直白《Duckweed》,意思是浮萍。其实,哪里有人可以乘风破浪呢,我们只是河流中随波逐流的浮萍,如同电影结尾漂流在河水里的那把孤独的伞一样,不过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关于韩寒的电影,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假若个人趣味也可以算作是一种作者属性和创作意识的话,那么从《后会无期》到《乘风波浪》当中,韩寒的电影都保持了高度的作者属性。
从文本到影像之间的转换,依然带有韩寒式的情怀态度,金句幽默,赛车情结和那一副故我的“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架势。
影片一开场便用一场赛车戏吸引观众的视角,主角徐浪获得冠军之后没有感谢父母,电影快速的带出了影片最大的矛盾冲突——父亲与儿子间的代沟,导演韩寒用一连串的快速场景切换,交代出了一个失意挫败的中年男人的落拓生活和父子之间相处的隔阂。
直到一场车祸,躺在医院的徐太浪回到了1998年,自己父亲的青年时代,也是自己成长的故乡。影片借用一场穿越,让徐太浪找回对父亲徐正太理解。
青年时的徐正太有着一群死党,所谓的“正太帮”,表面上游手好闲,但其实他们不过是一群坚守理想主义的小人物。六一是个孩子,小马是个理工男,止于所谓的“老大”徐正太则只是个港片看多了的迷影青年。
徐太浪重回父亲的年代,和青年时的父亲一起意气风发,带着父亲建立“正太帮”一路乘风破浪。他开始逐渐理解父亲的坚守,那种上一代人的行为方式。徐正太想保护歌舞厅和录像厅,他固执的坚守在那个过去的时代里,但在大时代面前,却终究只是个小人物。
母亲的形象对于徐太浪是模糊的,回到过去的徐太浪寻找母亲的记忆是影片最重要的主线剧情。电影的高潮,徐太浪主持了两人的婚礼。
他开始理解父亲的坚守,母亲为何会爱上这样一个有些大男子主义的大男孩,一直到电影结束,才交代母亲的职业,原来这才是父亲坚守歌舞厅的理由。
必须承认的是,本片相比韩寒的处女作进步不少,《后会无期》是一部偶有佳句但不成佳章的电影,韩寒的小聪明拼贴出了一部公路段子电影,让整部电影剧情过于零散,缺乏完整的故事逻辑。
而到了《乘风破浪》当中,影片故事的格局变小了,影片的主线一直围绕着父子间隔阂的消弭,故事回到了韩寒成长的故乡亭林镇(韩寒曾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故乡亭林镇,在小说《他的国》里有写,甚至他的工作室也叫亭林镇工作室)。
从更广阔的世界到故乡的小镇,是青年成熟之后的理性,并以此祭奠我们曾经的理想主义。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它所承载的价值体现在于给予观众思考或是予人共鸣。而这恰恰是韩寒的电影做的最好的一点。虽然韩寒有着成功人士的天生骄傲,所以“不管他在哪里拉屎,总会有人给她送纸”,但韩寒依然试图在思考小镇青年们的成长和这个时代所给予我们的痛感。
《后会无期》里陈乔恩说出了那些渴望逃离北上广却又不得不困在围城中的底层者的枷锁“在大城市,有关系有势力,就会比别人公平”,而《乘风破浪》当中徐太浪对小马说“这个世界会变的,你该上路了,你不属于这里”。
这似乎成了小镇青年们的宿命。
整部电影的故事很像1993年出品的港片《新难兄难弟》,影片的结尾也同样打出了字幕,致敬《终结者》、《时光倒流七十年》等经典提供的创意。
这就是韩寒的聪明之处,影片只是借用一个好莱坞剧作中的常见套路,所探讨的话题依然是老生长谈的中国家庭的父子关系,小镇青年的成长记忆与理想主义和现实困境之间的冲突。
这些话题谈不上深刻,但足够有趣,兼且有情怀有态度,作为一部典型的商业片,已然算是成功。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韩寒有着强烈的个人光环,所以他当然可以居高临下的痛陈中国式父权体系的合理性缺失,诸如父亲当年对儿子的不理解等,只是像他这样少年便成功的人又有几何呢?
题外话
看完电影,午夜场以后。我走在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镇空旷无人的街道上,突然想到了自己大学时候,曾经立志做个滑板少年,却从不管自己那很烂的技术。
那时候,隔壁学校有个极长而陡的下坡弯道,我总以挑战那个坡道急转弯为目标,似乎俯冲下来时候狂飙的速度感才会证明自己的技术有多么高超,然而最终却在一次意外里,摔断了右手,就此告别了自己滑板少年的理想。
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会觉得莫名好笑。
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里都会有那么一段理想主义的时光,渴望自己冲破一切阻拦,能够乘风破浪,却最终无法阻拦那个时代的逝去,那种理想被击溃的失落感。
说成熟,为时还太早;谈成长,人生阅历尚且不够。
所以,我们还可以怀念的只是那段理想主义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