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喵对我说,最近看了一本书,非常好,讲的是《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正当他绘声绘色向我推荐的时候,我停下手里的笔,调低了耳机音量,很淡然的回了他一句:“你有多努力,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在我看来,阿喵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90后,考了个普通的大学,学习恋爱,游戏外卖基本可以概括他的整个大学生涯,如果不是室友不按颜值分配,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跟我一个宿舍的。
不过他这话倒是提醒了我,努力?这辈子是不可能努力的,只能每天做做样子才能像别人一样看起来非常努力的样子,毕竟这样一点也不费力。
我努力了,你没看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写完作业电视一开爸妈进来,上学时候抄完笔记一趴桌上老师准来,就连加完班刷着我的这条推文刚好碰到领导查岗…不得不说这样的心情是无法用一条抖音来说明的,至少两条。
一般来说遇到这样的情形,大家会有两种反应,一,我努力的时候你不来看,不干了。二,不干了,你就知道看我不努力的时候。虽然这样话有点刺破现实的味道,但确实人都是需要现实的东西来提醒自己还活在现实中。可以说这样的心理机制从小的也已经养成了,做好了一件事老师给朵小红花,爸妈给个棒棒糖,既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鼓励下次更加努力。真的很想改改甜馨的那句话:“我们努力着呢。”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以至于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并不是说这样的心理不好,只是对一个平时勤勤勤勤,偶尔玩世不恭的人来说,把自己是否努力的标准交给别人来衡量,真的能对得起努力过的时间吗?
你还要我怎样?要怎样才算努力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妈妈让她帮他那七岁的女儿写首诗,exm?我还以为是我听错了呢,确定不是十七岁。更让我惊讶的是她说班上的很多小孩都写完了,听到这个我的内心除了感觉压力大就是我真的是一点都不够努力啊。
说起努力这件事来我觉得古人从来没让我失望过。什么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而且被标榜为读书人的典范,放在现在那就是比练习生还要偶像的偶像。
依我看现在的人也没有丝毫懈怠,每天起的最早的睡得最晚的,能是太阳的欧巴星星的后裔吗,那必须是读书人。就拿高三来说吧,不写完百八十张卷子,不写完十几筒笔芯都不不敢说自己是校园十大努力之星。
那到底怎样才算努力呢?匡衡说等你把邻居家墙凿穿了就可以说你努力了,马云说等你像我这么有钱你就努力了,化学老师说等你头发跟我一样就算努力了…由此可见,努力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每个人的理想奋斗方向跟现实环境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好比较谁努力谁不努力,我就不信别人家孩子学习好还能比你先找到对象,要先找到那我也去学习了。
那些不努力的人哪里去了?
我觉得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很有意思,仅“哪里去了”四个字都可以理解成不同的感情色彩。哪里去了,可以看做是已经到了那个地方,又可以看成是在去的路上。为了解释方便,我就换种说法。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像我一样不努力的人搁哪呆着还是往哪走了呢?
前些天做英语听力,听到一段有意思对话。
孙子:奶奶,我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呢?
奶奶:你爸爸从小家里穷,是个勤劳努力的人,没读书就帮着家里卖苹果,要卖好多苹果才能养活一家人。
孙子:难怪我们现在这么有钱,原来都是爷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呀,我以后也要做个像他一样的人。
奶奶:不不不,后来自然灾害他的苹果生意破产了,我的爸爸去世了遗产就给了他。
当时听完这段话,我真的深深觉得,努力读书真的很重要啊,还有就是除非你有不用努力的原因。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庄子的《逍遥游》里面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圣人才不需要有所顾忌有所凭借,而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鲲鹏一样的大翅却又想扶摇而上的人,恐怕只有努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卖好自己的“苹果”,毕竟上天不会一直亏待你,爱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没有不想过好日子的人,只有不想过努力日子的人,更多的是还没开始努力的人就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却还没有得到回报的人。努力至少有三重境界,一重,想改命;二重,拼了命;三重,不要命。要不然怎么说没有经历彻夜痛哭的夜晚不足以谈人生呢,这里我还要再加一句,不经历辗转反侧的昨天,不足以谈努力。
如果你的身边有不努力却又想带着你一起不努力的人,请你大声自信地告诉他:“我只是看起来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