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天用简书,第一次写随笔。
最近在看日剧《东京白日梦女》,三个已经30岁的“女孩子”,虽然在第一集就立下“要脱单”的flag,但还是沉浸在女生聚会中做着白日梦却不自知。是的,按照套路,男主在此时出现了,并毫不留情地戳破了三个“女孩子”的白日梦。抛开套路,这部剧真正吸引我的,是男主那些言辞犀利又让人深思的话,于是每次看的时候都回放了好几遍,每一遍都仿佛看到这些台词正赤裸裸的对着平凡而且依然单身的我自己。
我也常常会做白日梦,尤其是在曾经中二的青春期。看完剧,我躺在床上,面对黑夜,就不由自主的想起来,我也曾是整日做梦却从不避讳的中二少女(当时好像还没有中二一词)。都是白日梦,不一样的是,剧中姑娘的白日梦是“悔不当初”,而当时我的白日梦往往是“畅想未来”。
看了几本玛丽苏小说,就开始和同桌讨论自己未来的男朋友会是那种类型;喜欢上几个网络歌手,就信誓旦旦地发誓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去追他们;那时候的我,一度坚信,会有无止境的以后,会有无穷的远方,会有无限的如果,都留给“等我长大以后……”。旅行、出道、写小说、当导演、开奶茶店……一个个年少的白日梦中,长大后的我们,将是无所不能的。现在再回想起来,那些白日梦像孩子手里把玩过的气球,一个恍惚就逃出手心,越飞越远。但我毕竟是长大了,终究不再执着地相信气球最后会飞向天堂的哄骗,我知道那些溜走的气球最后都会在我看不见的高空中,炸裂开,粉身碎骨。
“你觉得,最美好的年纪是多少岁?”
“你觉得呢?”
“17”
“我也觉得是17,我们正好高中毕业,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了”
“你想去哪上大学?”……
这段对话已是好几年前,某个模糊的下午,在头顶吊扇嗡嗡声和课桌上一大摞书的掩盖下,两个平日里总爱叽叽喳喳吵个不停的小女生,在关于17岁的白日梦里,难得的意见一致,聊过了一整节数学课。然而,17岁的两个大女生,已分隔很久,当日关于最美好年纪所浪费的口水,在高考面前,蒸发的一干二净。再次见面的两人,失去了当初无话不谈的能力,最后只能用苍白的笑来填补大段的沉默。
那些和我一起做过白日梦的人儿,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其实啊,我一看到你们就会想起,可我不会提及。我知道,我害怕,孩子丢失气球后,大人们脸上带着甚至连嘲笑都不屑的那种无所谓的笑。我知道,长大的我们不会再对那些气球感兴趣,或者是,不愿被人看破自己残存的幼稚
或许只有时间会听见,但我还是要说,谢谢那些白日梦,谢谢曾陪我做梦的中二少年们,是你们,撑起了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