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对乞丐的概念是和精神病患者、人贩子等同的,因为身边的大人经常说:”你再不听话、你再往外面跑,外面讨饭的癫子会把你抓走!”
在这种说法的影响下,我从前总觉得,但凡乞丐,必有心理疾病,四处游荡只是为了偷小孩,所以看到乞丐就会远远躲开。电视剧里那些一堆小孩朝一个乞丐身上吐口水、丢石头的场景我从来没有见过,更别提亲身经历了。
由此可见,乞丐在我们正常人眼里,虽然弱势,但也有些吓人,因为那时候的乞丐大多被称作“癫子”,即精神病患者的意思,这种称呼,反映出了我们潜意识里对乞丐的畏惧感,与疑惑。毕竟,在那个年代,在民风淳朴又传统山村里,行乞是一种极为不体面的事情,十里八乡,难得出现一两个本地乞丐,而这少见的一两个大都真真是因为精神问题。
这是我小时候对乞丐肤浅的认识,如今看来是既侮辱了乞丐,又轻视了精神病患者,实在是不妥得很。
如今,乞丐似乎成为了一种日益壮大的新职业:景点周围、地下通道里、火车站附近、商业步行街街头,乞丐随处可见,他们中间既有没什么生存技能的残障人士、儿童和老人,也有四肢健全的中年人,这些中年人不过是衣着破旧了点,其他与正常人无异。前者尚可称之为弱势群体,行乞实属无奈,后者我就不妄加评论了,毕竟,但凡成为乞丐的人大约都曾有些难事。
普通人对于处境远不如自己的弱者,大都有着天生的怜悯之心,一般情况下,都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因此,街边行乞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他们装钱的容器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散钱。我将它称之为“普通人的慈悲”。
因为普通人能力有限,所以这点“普通人的慈悲”也是有限度的。
你偶尔遇见一个乞丐,心中怜悯,然后赠与他一点钱,这是常理,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若是你日日在同一个地点遇到同一个乞丐那你会怎么做呢?更或者,几年下来,你熟悉了你这一片区域的乞丐,知道他们几点开始出门,知道他们常驻于哪儿行乞,那么你将如何面对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呢?
是给还是不给呢?我一直特别矛盾。
我在大学城见过职业乞丐。每天,他们会在宿舍园区门口的美食一条街“巡逻”三遍:早中晚各一次。早上学生们刚从园区出去上学,他们便会拿着碗过来,一个一个小摊乞讨过去,中午、下午亦是如此。大多数新生刚来的时候,看到这些乞丐,多多少少都会给点,但是人数比例占据更大的“老生群体”往往选择了视而不见——乞丐们一有靠近他们的意向,他们便远远走开,或是当乞丐们将手中的碗伸向他们时,他们摇头拒绝。因此这些乞丐们虽然走得勤,但是常常一遍“巡逻”下来,碗中并没有多少收获。
并非是这些学生无情,只是他们能力有限。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吃的穿的用的都来自父母,你让他们如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同一张面孔表达自己“普通人的慈悲”?
某个买炒饭的小摊摊主曾指着一个50岁左右的乞丐对我说:“别给她,我在这儿卖炒饭卖了9年,她在这儿乞讨就乞讨了9年!”、“我刚刚给过她钱,她返回来的时候又找我要,我说给过她了,她竟然说我怎么知道你给过我了!”
该名乞丐的蛮横可见一斑:你给我,我不一定感谢你,但是你不给我就是你的不对了!她现在大概50岁左右,从外表上看,身体状况良好,还有劳动能力,9年前她大概四十几岁,哪里就落到了靠乞讨为生的地步了?假设当时确实有难事,非得靠乞讨才能解决,但是乞讨了九年又该如何解释?分明是职业乞丐了,大约觉得大学城学生单纯,所以常驻于此。
但是再单纯的人,一年两年三年四年难道还看不懂自己“普通人的慈悲”纵容了一群什么样的人?
我一小伙伴曾说认为:“我现在看到直接伸手的乞丐我都不给钱了,只有看到卖艺的我才给,不管他吹得好不好听,他都付出了劳动啊!”我深以为然。凭什么你身体健全却想不劳而获呢?
大学城周围,想赚点钱实在是有很多法子。
在园区的美食一条街上,冬天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一对老夫妻卖“宫廷香莲糊”,他们年纪很大了,比大学城大部分“职业乞丐”年纪都大。还有常常在校区卖红薯的老爷爷,大冷天的推着小推车卖烤红薯,吃饭就让老伴送,大冬天的,他常常搬个小凳子坐在寒风中,颇有几分凄凉。
生活确实不容易,可是大家都努力而认真地活着。
我不清楚大学城里那些“职业乞丐”是因为什么缘由选择了这条乞讨路,并以此为生,也许曾经也有十分正当让人同情的理由,但是现在的他们,只让我看到了被人供养出来的“懒惰和蛮横”。
我们“普通人的慈悲”实在有限,应该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而不是全部耗在这些“职业乞丐”身上,然后因为对“职业乞丐”失望从而对乞丐这一弱势群体失去慈悲之心,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乞丐视而不见。
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拒绝了“职业乞丐”,他们失去了谋生之路,他们又该如何?如果他们因此而生病、离世,是不是又与我们慈悲的初衷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