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月的最后一天,相信你的新年flag还历历在目,“我要在新的一年读100本书,减重20斤,要让英语达到顺畅交流的程度……”如今一个月过去了,你应该已经完成了计划的十二分之一,现实情况还乐观吗?
网上之前流传过这样的一张图,2018年新年计划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于2016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2015年时要完成2014年计划的诺言。
有些夸张但是确实反映了很多人的真实状态,2018年换成2019年我相信依然成立,我们习惯于常立志,每一次制定完计划之后,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仿佛这些目标已经实现了一般。
在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这本《自制力》中,就对我们的这种习惯进行了心理学探究,揭示了其内在的秘密。
作者说我们习惯于向明天赊账,今天完不成的任务,认为明天就能完成;今天完不成的愿望,明年就可以实现。
作者在书中讲到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实验者把参与实验的人分成两组,针对第一组,他们提问:“你下个月每周会锻炼几次?”
而针对第二组的提问,他们加上了一个限定条件:“在理想状态下,你下个月每周会锻炼几次?”
结果发现两组人员在预估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差别,一致认为他们会每周运动三到五次。后来实验者给了更多暗示:“请不要做出理想状态下的假设,请根据你的事情情况做出预测”。
实验人员期望通过这种提示,促使人们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种情况下,人们给出了更加乐观的答案。
两周之后,这些参加实验的人员被召集起来汇报实际的运动情况,不出所料,都远远低于他们的预估。研究证明大脑会对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它错把可能性当成了真正完成目标。
实验继续,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对接下来两周的锻炼次数做出预测,结果被实验者做出了比上一次更加乐观的预测。这种心理倾向是如此难以撼动。
研究人员发现,被实验人员之所以在第二次做出更乐观的预估,是因为他们觉得之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内心充满焦虑 ,他们想用接下来两周更多的锻炼次数来弥补之前的缺憾。
可是,他们为什么认为接下来的两周就比这两周要好呢?因为他们不觉得过去的两周是真实情况,不觉得他们之前的估计太过乐观。相反,他们只是觉得过去的两周是特殊情况。
当然,后两周的真实情况是,他们比预估得差得更多。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中学时代学习时间很紧张,寒暑假的时间长,不但是课业上弯道超车的好机会,还是扩展课外知识,阅读课外书的好时光。
每一次放假前我都很兴奋,不是因为放假可以尽情玩耍,而是因为我会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计划满到比学校里还忙,可是我坚信我可以做到,可以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但是当学生这么多年,我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居然一次都没有完成自己制定的假期计划。可是到了下一次放假之前,我一定又会兴致勃勃地制定新一期的假期计划。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这种心理。所以我们会在这个月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把希望寄托在下个月;在今年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把希望寄托在明年。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正因为我们盲目乐观,所以我们会倾向于在今天放纵自己,因为我们总认为明天还有的是时间弥补。
而利用这个心理,还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烟民每天都抽同样数量的香烟,结果发现他们总体吸烟量呈下降趋势。哪怕明确告诉他们不需要减少抽烟数量,情况却还是这样。
实验者发现,这种办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打破了人们对于“明天会有所改变”的心理依赖。
这意味着今天抽20根烟,明天还是会抽20根,每一天都会抽20根,这就让每一根烟都增加了意义,人们难以否认吸每一根烟带来的危害。
而如果没有“每天抽同样的烟”这个限定条件,那么他们就会倾向于今天多抽几根,反正他们乐观地认为明天肯定会少抽。而每一个明天都在重复今天,人们陷在这样的循环里不能自拔。
要破除这种心理定势,首先要承认这种心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今天都不是特殊的一天,今天做不到的事情,明天十有八九也做不到。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今天、此时、立刻开始做,而不是把一切寄希望于明天,那样迎接你的只会是一次次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