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八零后的我们从小被教育着“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貌似燃烧自己、创造价值就可以了,至于谈钱什么的,简直是太俗气了,而且有悖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要不信,看看老祖宗“士农工商”的社会序列、看看雅士们都不肯提到“钱”字想出用“孔方兄”、“阿堵物”来替代就可窥见他们对“钱”的嫌弃之情了。
当看到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日本新晋经济学家坂井丰贵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一书中直抒胸臆:
不禁觉得这个大叔太可爱啦,这才是生活家嘛,幸福的人生不光是奉献自己的价值,首先要确保生活,毕竟身心愉悦、长命百岁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嘛。而且大叔还公开喊话自己赚到的还不够多。作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啥都不缺就缺钱的小屁民,跟大叔相比,对幸福一生的渴望更甚。
好在,翻遍全书,咱终于从犄角旮旯里发现了身为经济学家的坂井大叔实现“幸福一生”的秘诀。
1.“我每天都要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工作就能赚到钱”。
嗯~ o(* ̄▽ ̄*)o,这句话真是金玉良言啊!问题是,我们每天也在勤奋工作,甚至在996中无法自拔,为什么还是不得不经常吃土呢?说好的勤劳致富呢?来来来,我们看看大叔的神操作。
一方面,他就职于大学身负埋头科研以及教书育人的重任;另一方面,他笔耕不辍,发表了《合适:从升学择校、相亲配对、牌照拍卖了解新兴实用经济学》、《议事的科学》、《质疑少数服从多数》等著作,把自己打造成开创用浅显直白的语言普及高深诺奖经济学理论潮流的开山人,网红作家。
聪明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要致富先斜杠?所以你应该再去打份工?No! No! No! 坂井先生的秘诀不仅仅在于勤奋,更在于他选择的方式:通过在学校的工作,为自己提供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同时,将研究成果产品化,著作的发表使得他的工作时间达到了“一次工作、多次出售”的效果,换而言之,就是一份工作换到N遍收入,妥妥实现了“睡后收入”拿到手软啊,而通过持续输出打造的个人品牌又为他的教学生涯和卖书生涯提供了背书。
2.“购买自己想要或是需要的商品(不买不想要或是不需要的商品),可以视为消费者作出选择时的原则。”
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当然是享受生活的重要方面,但是身边的各色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商场的东西足以让人目不暇接,你是否经常会发现一时兴起带回家的东西就没有后来?我身边就有朋友说整理衣柜时发现了几年前买的衣服还躺在购物袋里。管理自己的欲望,理性看待我们的消费,在收入许可的范围内购买自己想要的、需要的东西,也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好方法。否则,想想家里堆满物品的场景都要为整理而头疼吧?
3.“人生命运变幻莫测,谁都可能患病、遭遇事故或受到灾害的侵袭”,要设法“避免人们在这些时候由于没钱而陷入困境”。
有没有觉得坂井大叔这话听起来好耳熟?不就是未雨绸缪的意思嘛。风险是必然的,只不过其发生与否、发生时间、损害后果存在偶然性。对于风险的处理,书中提到三种方式:
(1)选择自行承担,比如书中提到“富裕的人即使生病、遭遇事故或灾害,从金钱方面来看都可以自己承担损失”。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自己事先留有足够的应急储备。
(2)选择国家收入再分配制度作为保险,比如低保可以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可以为暂时没有收入的人短期救助。不过依靠政府的收入再分配制度显然无法得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仅仅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而工伤、生育、失业、医疗等保障也需要前期费用的缴纳,并非没有任何门槛。
(3)选择商业保险,尽管“考虑这种严肃的状况(指购买人寿保险)也不太可能让人欢欣雀跃”,但购买这样的未定商品(指在将来特定的条件成立时才能进行特定行为的商品,比如彩票、保险等)毕竟为风险的转移提供了可靠的路径,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以一定的杠杆获得赔偿,给自己以及家人留下灾后稳定生活的可能性。再者,保险也不都是为了别人而买,养老年金类的保险显然是年轻的自己为年老生活预备的红包,在社保基础上的补充会使晚年生活更安心。
经济学家坂井大叔幸福一生的秘诀是:开源、节流、风控。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