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看了后学到了方法,有的人翻两页就视其为垃圾。
就像这本从国外引进的写作教程《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作者:雪莉·艾利斯),购书之前我上豆瓣上浏览了一下书评,排在前几名的好几个短评都曰其不好:有说它编排混乱的,有说它实战性不强的,有说它读完简直没收获,不读也罢的。
这就像小马过河,自己不试试,光听别人说怎么行?好奇心促使我还是将其收入囊中。
我一直认为,一本再烂的书看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何况这是一本从国外引进的教程级别的书。为什么说它是教程呢?因为全书每一节理论知识的后面,都附有练习题,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上完一节课,要写作业练习才能掌握于心。由此也可见作者用心匪浅,不仅包教而且包会。
偶有粉丝问我:怎么更文越来越慢了?我想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米奇放暑假,我要趁此机会陪他走走玩玩;二是确实也思想倦怠,没素材可写了。
于是在出游前,从书堆中选中这本书,把它放进箱子里,强迫自己在旅途中用它打发空闲时间。结果在火车上才看了第一章,即感收获颇丰,用了这些方法,有灵感、素材备增之感。
其实,素材一直就在那里,我们找不到素材是因为没有挖掘它的方法。如果把素材比喻成埋在地下的马蹄(荸荠),马蹄一直都在泥土里,只有找到合适的工具,才能把它们一颗颗挖出来。反之,找不到好用的工具,你即看不到它也挖不到它。有哪些挖掘素材的方法呢?
一、无拘无束的联想
乍看起来,这和我上一篇文章中的头脑风暴法非常相似。只不过上篇是说遇到问题时用头脑风暴法想办法很好使,同样,在作文才思枯竭时也一样可以用这个方法。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作者在一次非虚构文学创作课上,带领她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并要求他的学生们在展品中选择一副感兴趣的作品,然后观察这件作品并写作出来。
作业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写下所有能进入脑海里跟这件作品有关的东西。学生可以写作品的颜色,可以写它的作者,可以写它的创作背景,甚至可以揣测作者的创作思路等。
总之,尽情地展开联想,无拘无束。
最后,作者留给我们(读者)的练习作业题是:从家里(或者在外面看到的也行)随意找一幅画或其它艺术品亦或一张相片都行,写一篇与其相关的文章,用上面所说的无拘无束的自由联想法,把能想到的和这幅画或这件艺术品或这张相片有关的内容都写下来,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相信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二、写一个细节
虽然细节描写多出现于小说中,但我们写文案时,想突出人物性格,让人物更有特色,必须添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物才更有生命力。
回想一下我们看过的小说或电影电视,无不是细节演绎到位,才能抓住人心的。
刚放过的《大鱼海棠》虽然骂声一片,但都是骂其故事剧情和人物塑造有失水准,但其画风和音乐给观众的视角和听觉享受不容小觑,可见导演是在技术的细节制作上下了硬功夫的。
《潜伏》也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电视剧里印象比较深刻的剧。然而你问我为什么深刻?讲了什么?
我肯定给不了完整的答案,但你问我对哪些镜头印象深刻?我能一连串说出好几个。
比如:余则成每次听完录音译完代码接到命令后,都会把那张代码纸烧掉,并把录音机的按钮扭到其它频道的位置,以免被人发现他常听的广播节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精秒的细节:为了观察在家里没人时,是否有人偷偷来过,他每次出门时,都在门口地垫上轻轻吹上一层面粉,然后,下班回来后先俯下身检查那层不易觉察的面粉上是否留下了脚印,以此来确认是否有人来过。
这些细节让观众为他出奇的谨慎心思和滴水不漏的行事风格点赞的同时,自然让观众为这部剧痴迷,成为当时的热播剧。虽然我当时连看了两遍,但现在说起来还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作者留给我们(读者)的作业:在一个有很多人的公共场所,简短地描述3一5个你观察到的人物,在每一段描述中,运用能代表人物形象、特征、心理的细节描写。
这本书目前我才看完第一章,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想要分享出来,因为它给灵感、素材一度匮乏的我,像是被打开了一道门,一下子涌出了很多,虽然不一定涌出来的素材都能被写成文章,但终究它们中的大多数早晚都会为我所用。
借用一句猫语:不行动,然并卵。
如果对你有用,记得点赞留言关注哦,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