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看完此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但满满的触动依然活跃在心里,脑海里也充斥着许许多多的东西,让我觉得一定要写点什么,留下点什么痕迹,否则我会寝食难安。
首先,我要说,当看到这本书的的封面以及名字的时候,我就决定要读它,因为它已经成功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觉得自己会喜欢读它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共鸣点在哪里?一个人,还有封面上那一个人的背影,我恍然觉得那是我。因此,对此书一见钟情。
翻开第一页,平实的叙述随之展开,主人公哈罗德,六十岁,退休人士,一天清晨,收到了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跟着主人公的脚步走着,看着他边走边不断回忆过去,思考人生,我也总是止不住的开始回忆我的过去,当然,跟哈罗德那凄惨悲痛的过去相比,我的可以称之为贫瘠了。其实,一开始我以为哈罗德就是个普通的退休老人,平凡的度过每一天,没想到,随着他的回忆展开的,是一幕又一幕令人吃惊心痛的悲伤的过去。有矛盾有纠结有挣扎有绝望,当然,也有过幸福和快乐,但都被后来的冷漠疏离所取代,生活支离破碎。从他身上,总是能找到我自己的影射。比如他说自己是个低调的人,在人群中只想要尽量隐藏自己,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对别人的谈话不好奇,避免让别人产生被冒犯的不快,面对身边人的聊天时会假装自己很忙碌,以表示出自己并没有探听的嫌疑。我想说,这不都是现在的我么?我每天也是这样活着的。带着这样的一份强烈的共鸣感,我渐渐的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哈罗德,代入到哈罗德这个角色里,随他一起进行着这个艰难的漫长的朝圣之路。哈罗德决定此行可以说是受到一时启发,临时起意的,没有专业的徒步装备,没带手机,没有趁脚的鞋子,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开始了行走。他的这趟行走,可以说一波三折,身体的不适让他想过放弃,奎妮严重的病情也让他感到过绝望想要放弃,妻子的冷漠与无视也让他内心饱受煎熬想过要放弃,城市里充斥的各种诱惑人群的纷纷扰扰也让他心力交瘁想过要放弃,但最终,想要救奎妮的信念战胜了一切, 他坚持着,拖着自己年迈的伤痕累累的身体,一步一步的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你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而吃,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引自本书
在独自的行走中,哈罗德渐渐明白了很多,一个人的行走,容易使人不断的回忆过往,忆起那些曾经极力想要遗忘的事情,反复的思索以及忏悔。他找到了真实的本我,并又一次发现了自己对妻子的深爱,想要与之改善关系找回那份爱。同时,在路上,与一个又一个陌生人的接触交流,令哈罗德也学会了很多,他懂得了给予与接受也是种馈赠,他由原来的羞于跟陌生人接触到后来的健谈充满活力与自信,他懂得去倾听,乐于与人交流,他把钱包银行卡等等全部寄回家里,彻底选择了一种新的方式行走在路上,他坦荡的接受陌生人给予的面包和水,而作为交换他耐心的倾听陌生人的烦恼。他露宿荒野远离城市的喧嚣,将自己彻底交给了大自然,他甚至掌握了植物百科全书的精华懂得如何分辨植物采摘自己需要的可食性部分。他是这样的勇敢与坚持,而最终,他克服了太多的困难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奎妮的疗养院。
说到这里,就想要再说一说哈罗德的妻子,一个善良的女人,却失去了很多,还差点以为自己要失去那个唯一的丈夫。在哈罗德未打一声招呼就上路后,她是从哈罗德的一通电话得知他的这一行为的,没有计划没有装备,这无疑是疯狂的,她一度以为是哈罗德的遗传自父亲的老人痴呆症犯了,甚至为此去找了医生咨询,但是,在与医生的一次又一次关于丈夫的病情的争辩中,她被迫的头一次站在了丈夫的立场上来思考起行走这件事,她悲哀又无奈的发现,或许丈夫的这一疯狂行为,并不是出于病症,而真是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信念。她在家里不断的收到丈夫在所到之处寄来的礼物及明信片,她也开始思考,回忆起过去,她终于发现,她以前不止一次的错待了丈夫,伤害了他,因为心爱的儿子,锵锵!终于出现了,儿子,本书中最关键的一个存在,无数次的出现在夫妻双方回忆中的灵魂式人物,他的存在,造成了后来的一系列的悲剧与伤害,造成了这个家庭在文中一开始部分那个疏离的冷漠的状态,也是二人一直以来都想要逃避的话题。而现在,夫妻二人双双的,开始正面来面对他。妻子莫琳,发现自己内心始终还是深爱哈罗德的,否则生活都已经成为现今这种不同房不交流的状态了她却还是没有离开他,她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开始逐步改变自己,对生活重新有了勇气,并到最后在丈夫想要放弃的时候选择坚定不移的支持鼓励他,让他成功完成了自己的行走,得以避免了将来会有的遗憾。他们都在经历了太多苦难与伤害后重拾了对彼此的爱,重新携手共度余生。
在看此书的时候,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看着哈罗德所遭遇的磨难,看他的充满痛苦的回忆,我内心也跟着纠结与难受,却一直没有掉泪,直到,哈罗德终于走到了奎妮所在的疗养院的大门口,按响了门铃,大门缓缓打开,一个修女出现在门口,对着哈罗德温和的微笑,并在哈罗德紧张的介绍自己,向她说明自己就是那个为了救奎妮而徒步走到这里的人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充满了善意的温暖的拥抱,看到这里,眼泪就这样流了出来,为了哈罗德,为了他一路走来所遭遇的一切,为了这温暖的一幕。他值得这样的对待!
故事的最后,本该病情恶化早已离开人世的奎妮为了哈罗德的坚持而坚持,一直撑到了他的到来,见了最后一面,尽管已意识不清不能言语或许人都没有认出来,但终究是见了一面,哈罗德向奎妮说出了那句早该说的对不起,这是他欠奎妮的,尽管奎妮从未这样觉得,二人之间,无关爱情,是弥足珍贵的友情,却因为当年的某事而被迫分道扬镳,最终,奎妮平静安详的告别了人世。哈罗德是悲痛的,因为如此努力仍是没能挽救奎妮的生命,但他不再是孤单的,因为在他悲伤的时候,莫琳来到了他的身边,陪伴着他一起,两人敞开了心扉,对彼此说了抱歉,并承诺了余生。二人一起回想起最初第一次相遇时的那份美好,彼此开怀大笑,相偕离去。
如果说,瓦尔登湖让我找到了一份心灵的净土,可以让我焦躁不安时拿出来品味安定自己的内心,那么一个人的朝圣,教会了我何为信念和勇气,让我能够相信,一个人也可以坚定的走下去,只要有信念!它给予了我勇气,让我惶惶不安的内心得以有了某样坚定的支撑,当我再次陷入迷茫时可以想一想哈德罗,告诉自己可以坚持!